◎黃慧婷 胡茳茳
語文作為義務教育階段非常重要的學科,教師一定要摒棄傳統呆板教學模式,制定出小學生更為喜歡適合的多元教學模式,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語文綜合成績,培養出適應新時期建設需要的人才。
現階段,一些小學教師受應試教育思想影響,還沿襲著固有單一的教學模式,不能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和參與興趣。部分教師制定教學計劃時也未能將學生學習能力和教材良好結合起來,課堂上沒有與學生展開積極互動交流,忽視其教學主體地位,不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提高,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應。
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摒除以往陳舊呆板的教學模式,將教學內容和角色飾演充分融合起來,開展對應的教學引導活動。一方面可以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興趣,增加師生、學生間互動頻率;另一方面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相關知識點,全面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及課堂效率提升。
譬如,教師在講授《狼牙山五壯士》課文內容時,首先鼓勵學生自行閱讀整篇課文,并在閱讀過程中認真體會文章大意和作者想要表述思想情感。閱讀結束后,語文教師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挑選了兩位學生來飾演課文中的“父親”和“我”的角色,要求其以流利標準的對話、自然充沛的感情來演繹故事情節,文中敘述部分由教師完成。學生們一下子被這種生動有趣的課堂形式所吸引,在觀看表演的過程中,有的不時還對照著課文看一下。當角色扮演的學生演繹到“望著這一塊貧瘠的土地,我問父親‘豌豆真的能長出來嗎?’父親摸摸我的后腦勺,信心十足地說‘當然能!’”片段時,其中飾演“父親”的學生還真的也摸了摸另一位學生的頭,講臺下的學生們都不由得笑了,因為動作詮釋得很形象,讓人感到一種關愛。教師也對這兩位學生的角色飾演給予了贊揚,緊接著對課文進行深度闡釋。學生們經過之前的角色飾演活動,對于文章內容有了更好地理解掌握。
教師在課堂上也可以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到寫作教學中,以更好地提升學生寫作水平和語文綜合成績,體現出寫作教學實效。比如,教師在教授完《少年閏土》后可以開展對應的作文引導,鼓勵學生參照課文的寫作方式,聯系每個人童年時的小伙伴或現在的好朋友,寫一篇《我的好伙伴》作文。要求每個人以真誠流暢的文字語言,來敘述與小伙伴間的純真趣事,并具有一定的閱讀美感。
小學語文教師也可以借助立體生動的多媒體技術,來輔助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不僅可以契合小學生活潑好動自然天性特點,對于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具有事半功倍效應,還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例如,當教師教授至《桂林山水》課文章節時,首先引導學生自行閱讀完全篇課文,能夠幫助其更好地理解掌握課文內容。隨后,為學生播放課前選取制作的關于桂林山水影像視頻。學生們在這種立體有趣的教學引導下,都觀看的興致勃勃。教師還會適時依據畫面轉換而輔以課文說明,課堂教學氛圍得到了明顯改善。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論述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問題現象,以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具體模式活動。素質教育大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師需與時俱進創新教育理念,依據學生學習能力特點制定出對應有效課堂教學方案,進而更好地改善課堂教學氛圍,全面提升學生語文成績及核心素養,滿足素質教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