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艷
識字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只有提高識字水平才能提高小學生的讀寫能力,才能發展其綜合素養。當前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如學生興趣不高、教師教學模式單一等,從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語文教學的步伐。這也就要求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必須加強對識字教學方法探究,引導學生逐步掌握識字的方法,為學生創設快樂的識字氛圍,從而讓學生能夠快速接受新知識,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情境教學指的是教師通過創設或者引入某種以形象為主體、具備一定情感色彩的場景,提升學生學習體驗,進而使其獲得良好的學習參照,理解相關教程內容的一種教學模式。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趣味情境的創設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使語文課堂升溫。以《植物媽媽有辦法》一節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不同類型的植物的圖片,如蒲公英、蒼耳、豌豆,然后開展識字大賽,將圖片與植物名稱亂序排列,讓學生為植物(圖片)找媽媽(名稱)。通過創設競賽型環境能夠提起學生的識字興趣,同時也能使其了解植物的名稱,掃除認字障礙,為其理解課文內容做鋪墊。其次,教師還可以引入字形相似的字,如“娃”“洼”,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區分這兩個字,教師可引入趣味語句,如洋娃娃掉到了泥洼中。學生自然能聯想到“娃”指的是人,“洼”是泥洼。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乘勝追擊,讓學生從這兩個字的偏旁出發,探究兩個字的含義。部分學生指出“娃”的偏旁是“女”,“洼”的偏旁是三點水, 前者更傾向于人物,后者中含有水,指特定的事物。教師通過趣味語句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辨析生字,同時也能增強其識字信心??傮w來看,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創設趣味情境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習更多的生字。
喜歡玩游戲是小學生的天性,在進行識字教學時,教師可嘗試結合教學內容組織一些趣味性課堂活動,借此增強小學生的識字效果。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結合課文內容,教授學生一些童謠,或者為他們講一些小故事,通過此方式讓抽象的漢字在學生腦中具象化,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例如,在進行《場景歌》的識字教學時,筆者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趣味課堂活動。首先,我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了北京秋天的場景,而后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喜歡秋天嗎?結合學到的字詞,我們一起編寫一篇場景歌吧。”學生們開始嘰嘰喳喳地討論起來。經過一段時間后,我示意學生安靜,而后挑選了幾名學生分享創作的“場景歌”。一名學生說:“一陣秋風,一叢紅花。一條弄堂,一戶人家。一碗花茶,一群娃娃。”還有學生說:“一片晴空,一抹晚霞。一墻牽牛,一棵松樹?!庇纱丝梢姡ㄟ^開展趣味識字課堂活動,學生的識字效果將得到很大程度提升。
生活是一個大型舞臺,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能夠將生活中的所見所感與識字相結合,不僅提高其識字興趣,而且還能提高其文字運用能力。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挖掘與生活相近的識字內容,引領學生步入語文的殿堂,為其學科素養的培養鋪路。以《小蝌蚪找媽媽》一節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小蝌蚪的形態,可為學生布置觀察日記任務,鼓勵其一周觀察一次,記錄小蝌蚪每個階段的成長,并與課文內容進行對比,深化對文章中生字的理解,進而理解整篇文章內容。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讓學生以生活中的植物為例,鼓勵學生種植植物,查閱植物種植的注意事項,并寫好觀察日記,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字詞,同時也能幫助其形成特定的識字體系,于其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也有積極意義。
總而言之,識字教學作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為學生學習語文以及其他學科知識提供保障。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在身心發展上還不夠成熟,學習能力較弱,因此語文教師必須加強對科學高效識字教學方法的探究,借助創設趣味情境、開展課堂活動以及聯系生活實際等手段來提升識字教學的趣味性,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漢字,增強自身的識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