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尹
在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高職院校的規模逐漸擴大,不但錄取學生的數量增多,而且高素質教師的數量也隨之增多,其中輔導員占據較大比例,對學生的綜合培養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從實際教學情況來看,所獲得的教學效果尚未達到預期效果,主要影響因素之一是輔導員的綜合能力,其職業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在學生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之處?;诖?,當下重要研究課題是如何提高輔導員的職業能力,提高教學質量與管理水平,將學生培養為高素質人才,使其成為社會主義接班人,促進日后的綜合發展。
輔導員職業能力對高職院校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可以明確學生思想教育方向,符合時代的發展規律。在現代社會發展中,高職院校成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而輔導員肩負著管理人員與教師的雙重職責,其能力素質與價值追求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具有重要影響,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輔導員的教育觀念起到決定性作用,肩負著教育的使命,應當以培養可靠接班人和社會主義建設者為教育目標,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
第二,可以尋找教育的新途徑,建立新機制。通過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輔導員可以深化研究教育的本質,打破當下發展的局限性。
第三,可以使隊伍建設高度上升到更高層次,明確發展的新思路。輔導員應當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觀念,不斷深入與完善理論體系,在提高職業能力的基礎上,使隊伍思想建設上升到另一個高度,更加深刻理解高職院校的教育事業,從而擴展新的發展渠道。
第四,可以完善考評機制、管理機制、選拔機制。輔導員應當不斷總結實際工作中的經驗,為制定考核機制提供重要基礎與保障,根據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增強政策文件的專業性與精準性,使職業能力培養形成較為完善的模型,有利于挖掘更多的教育渠道,進一步完善各種考評機制,為高職院校的管理奠定堅實基礎。
第五,可以全面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在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的過程中,輔導員應當牢記使命和不忘初心、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使其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
從高職院校的教學情況來看,部分輔導員的職業能力有待提升,目前陷入了發展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對職業發展缺乏明確規劃,導致陷入后勁不足的窘境。第二,在專業化發展方面有待提高,其中包括教學水平與管理水平,對管理班級具有重要作用。第三,在建設專業化隊伍過程中,輔導員遇到了職業發展的瓶頸期,主要原因是缺乏競爭意識,尚未完全落實準入標準,在行業體制方面具有一定不足之處,導致對自身職業的認同感處于較低水平,職業精神較為淡薄。目前存在的教學困境主要包括服務工作、管理工作、學生教育等方面,難以科學調整個人提升與管理工作之間的關系。第四,在思政教育中陷入了教學方面的困境,主要原因是輔導員的職業能力有待提高,然而由于背景文化不同,能力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其中部分人沒有深刻認識中國革命精神、民族傳統文化國家大事、世界格局等,導致以生為本的教學觀念較為淡薄。
在現代社會發展中,人才是競爭的基礎,通過加強人才培養力度,可以增強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社會主義的發展貢獻力量,對實現民族復興具有促進作用。對于高職院校而言,應當從全面發展角度,不斷探討輔導員職業能力的培養方法,為貫徹執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與十九大精神提供堅實基礎,使其體會到教育大會的精神,以立德樹人為發展方向,從新的發展角度探討教育工作,分析教學策略的可行性,從發展角度來看,輔導員需要分析當下的研究現狀,認清工作現實,提高執業能力標準,對職業功能與工作特征進行總結與規劃,探索培養學生綜合發展的渠道與方法。
在培養輔導員的職業能力過程中,需要進行職業角色定位,從職業能力體系分析中可知,人格動機系統、工作業務能力、思想政治標準構成了職業能力體系,作為輔導員應當具有良好的業務能力,以及較高的思想政治素養,為教育理想而奮斗。從另一個角度而言,職業能力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行業基本能力、崗業專業能力、職業核心能力,且相互之間具有正三角形的結構特點,都是影響輔導員職業能力的重要因素。
此外,輔導員需要明確工作職責,在《能力標準》中明確指出,其職業能力培養應當從三方面入手,分別為核心專業能力、通用職業能力、思想道德品質,在日常生活中,輔導員應當提高行政事務能力、綜合能力、專業能力、通用能力,同時可以將能力培養看作為金字塔模型,其中位于最高層的是研究能力,要求輔導員具有創新精神,通過自身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充分挖掘教育的新途徑。位于中層的是專業能力,可以為學生提供最專業的教學與管理,使其專心投入學習,防止浪費過多精力在生活中的瑣事上。位于最底層的是基本能力,并沒有過多要求,只要具備基本的道德素養與精神品質,就可以勝任本職工作,由此可見,輔導員應當明確未來發展方向,深刻認識到各項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以金字塔頂端為主要目標,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輔導員的日常工作與專業教學相比更加具有煩瑣性,若是缺乏合理規劃,將會使管理質量大打折扣,因此,輔導員應當深刻認識到自身能力,明確職業發展方向,制定不同時期的工作目標,有利于規范化日常的教學,從而提高管理效率。
高職院校具有較高的專業性與職業性,輔導員應當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培養,對其專業能力具有較高要求,因此,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學習,例如,利用網絡查找教輔資料或旁聽專業課等,充分挖掘對學生輔導的細節,若是擁有實踐條件,還可以參加本校組織的活動,使其豐富教學經驗,遇到問題時保持鎮定,從容 解決教學方面的問題,從而提高管理水平。輔導員應當分析職業能力的內涵與意義,掌握基礎概念,其職業能力具有4個特點,分別是發展持續性、內容延展性、行為導向性、現實關照性。同時,影響職業能力構成的主要因素包括5點,分別是媒介素養素質、業務能力素質、職業情感素質、道德品質素質、思想政治素質,以上皆是輔導員應當具備的綜合素養,對高職院校的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從獨立院校的角度探討培養核心能力的方法,主要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從兩方面進行探索與升級,一方面是提高知識技能,而另一方面是保持良好的職業情感態度,實現雙重提升。第二,提高自身的專業性,掌握作為輔導員的基本技能,為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供有力保障。第三,堅持育人的教學理念,提高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促進教學的可持續發展。第四,重視日常專業知識培訓,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與管理理念,不但可以擴展知識視野,可以有利于職業能力的提升。第五,提倡因材施教,組織各種比賽活動,為輔導員提供溝通交流的平臺,可以更好地弘揚國家傳統文化。
高職院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工作機制與選拔機制,為輔導員提供發展的平臺,使其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增強對本職工作的認同感與自豪感。在完善工作體制的過程中,高職院??梢詮囊韵路矫嫒胧郑航⒙殬I準入制度,優化選聘方法,提高選聘標準,嚴格審查錄用程序,對審核資格進行全面調查與分析,確保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與豐富的理論知識,可以勝任輔導員的崗位;從多角度優化培訓方法與內容,完善轉崗晉升、自我發展、入職培訓等流程,提高輔導員的整體管理水平與教學水平;建立單獨培養考核,主要用于優化職稱評定和考核內容,促進輔導員的職業發展。此外,高職院校應當完善績效制度,合理規劃行政管理人員、專業教師、輔導員的薪資待遇,制定相應的選拔晉升制度,同時,需要關心輔導員的教學情況與生活情況,了解管理中遇到的困難,給予一定幫助,使其感受到人文關懷,實現“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增強管理的穩定性。
綜上所述,作為高職院校的輔導員,肩負著為國家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使命,其職業能力與綜合管理具有積極作用,應當在日常工作中,明確規劃職業發展,增強對自身職業的認同感,不斷學習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與管理策略,同時,可以深入研究與分析核心能力建設,使其具有良好的核心能力要素,提高核心能力與職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