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池縣第一中學,寧夏 鹽池 751500)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活動課教學模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般情況下初中數學的知識都是以枯燥、乏味的形式體現,這往往會使得學生出現煩躁、厭惡的心理,所以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應當盡可能地應用靈動、鮮活的教學模式,以有效降低學生存在的學習壓力。數學活動課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其普遍是借助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事物分析和處理數學問題,使得數學教學能夠更為貼近實際生活,引導學生以日常常見的事物或現象替代數學中抽象、晦澀的概念與定理,使學生對數學概念定理的理解難度大大下降,促進學生的理解與掌握,達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意識極為重要。學生只有真正熱愛數學、想學數學,才能夠在數學學習上保持較高的效率。應用數學活動課,教師可以結合當前的信息化技術,以分組教學或構建相應教學氛圍的方式,讓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表現得更為主動和積極,達到激發其自主學習意識的目的。此外數學活動課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實踐能力,所以在活動課教學中,教師通過適當的引導,能夠讓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相關知識,并積極深入探索。實踐角度的初中數學教學能夠將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和概念進行具體化處理,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從而積極主動地發現和獨立解決問題。
新課程改革工作的逐漸深化,使得大部分數學教師都已經認識到了數學活動課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學中也更為積極主動地組織開展數學活動課。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由于在數學活動課相關的實踐與理論經驗匱乏,導致教學過程出現諸多問題。比如:由于教師未能合理選擇較為適合開展活動課的教學內容,對教材的研究不夠深入,所以很難熟練把握數學教學,導致其所能夠應用到活動課上的知識較少;部分數學教師片面地認為活動才是數學活動課的重點,所以不僅導致其教學模式過于單一,還使得活動課成為了以動手操作為主的手工課,教學效果差強人意;教師對于數學活動課的程度把握不足,在教學過程中安排過多的活動內容,消耗學生大量精力,使其很難有足夠的精力再繼續學習相關的知識內容。
合理應用活動課開展初中數學教學,將信息技術融入到初中數學的實踐活動教學中,能夠讓教學質量及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相對于傳統的被動接受式教學而言,通過學生自主思考,對于新的數學知識和概念的記憶和掌握更為深刻,所以需要通過適當的提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由于初中數學知識點相對枯燥、乏味、難以快速理解,學生很可能會因為某一知識點無法在短時間內理解和掌握而產生畏懼和逃避心理,對此教師應當予以理解,并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數學知識和概念的內容轉化為圖像、視頻等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提升其學習興趣,然后結合視頻及圖像中的內容,向學生進行提問,引導學生積極觀察和思考,從而自主地學習和掌握相關知識點內容。
初中數學涉及幾何方面知識,幾何中包含大量的圖形,教師在進行圖形變化相關知識與概念講解的時候,靜態的教材會讓知識點更為枯燥和晦澀難懂,對于學生的思維與理解能力產生限制。對此教師可以合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活動課教學中動態開展教學活動,動態展示圖形相關知識。例如在學習“點和圓相關位置關系”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在活動課教學時,通過預制的課件,借助多媒體設備動態展示圓、點和直線之間的位置變動情況,以動態的方式促進學生理解半徑、直徑及圓之間的關系,豐富了活動課教學形式,促進了學生更快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點。
傳統課堂教學時的訓練普遍是通過板書或發放相關的印刷紙張來實現,作業的收發耗時較多,且浪費資源。所以教師在開展活動課時,可以將其放在學校機房進行,例如本堂活動課的主題是幾何相關知識點,教師在設置課堂訓練時,可以直接通過主機向學生發送相關的Office 形式作業,不僅幫助學生掌握相關數學知識點,還強化了其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而且,Office 形式的作業能夠將某些不便口述或寫作的題目內容動態地向學生展示,幫助學生更快理解題目意思,提高其解題的準確性和效率,強化師生互動。
傳統初中數學教學僅局限于教材內容,不注重將數學教學與社會實踐合理結合,且傳統教學模式下,數學中較為抽象的公式和元素很難與現實生活相關聯。而通過應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促進相關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結合。以初中數學的利潤、價格及成本相關知識點為例,教師可以在活動課前先安排學生到附近的菜市場或餐館了解菜品及物品的價格,在課堂上應用多媒體設備和相關教學軟件,對學生所匯總的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從而深化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并懂得在銷售物品中如何才能實現利潤最大化,提高其實踐探究能力。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活動課教學中,引入信息化技術,能夠強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所以,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必須要充分認識到活動課在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與效果上的促進作用,明確當前初中數學活動課信息化實踐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合理采取措施,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做到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