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鶴湖學校,江西 九江 332000)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深入推進,班級文化建設也日益成為當代校園文化建設的重點。《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要大力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在學校教育中,尤其是在促進素質教育中有重要地位。而班風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站在課外閱讀的角度看班風建設,如何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探究班風建設的有效途徑,營造陽光、和諧、積極向上的特色班風,如何創新班風,讓它與課外閱讀結合起來有效實施,這對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筆者認為,課外閱讀能拓寬學生的精神文化視野,體會真、善、美。課外閱讀能促進班級軟文化建設,通過課外閱讀提煉閱讀文章的精華可以成為形成特色班級文化的重要途徑。課外閱讀有利于良好班風的形成,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有利于班級特色文化的推廣。而班風就是一種獨具特色的班級文化,具有無形的教育力量,可以起著“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我們從人的發展的高度來看待特色班風的價值,著眼于人的個性化和諧發展。閱讀能力本身是個人核心素養的組成部分,我們應該處理好閱讀接受和內化素養的關系,特別加強課外閱讀的內容把握,以閱讀來促成素養提煉,以閱讀收獲來形成感悟提煉,為形成好的新的班風注入新鮮血液。
通過借鑒學習國內同行的實踐經驗,開展研究實踐,通過創建特色班風的研究實踐來豐富研究的內容。以校本課堂為主陣地,以系列活動為抓手,在實踐中不斷反思總結,再指導于實踐,以實現通過陽光閱讀形成班級特色班風。
利用班級宣傳窗(角)建立“誦讀專欄”,設固定欄目版塊,每月一期。舉辦閱讀收獲分享會和經典閱讀分享活動,鼓勵學生積極閱讀嘗試寫體會、心得等,通過比賽、評比等形式來增強學生的閱讀獲得感和成就感,從而營造出濃郁的書香班級文化氛圍。以自己實際工作中的問題為研究對象,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擬定計劃、實施行動、及時調整等方式展開,在研究中行動,在行動中提升。
通過系列活動的回顧總結和反思,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為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打好基礎,并能在實踐研究基礎上來補充完善,初步規范閱讀分享和經典誦讀活動的操作模式,從而為特色班風的凝練提供方向。
我們為了更好的了解孩子,引導孩子健康正確地閱讀,創建良好的閱讀班風,我們做了一些問卷調查,調查中我們抽查低、中、高年級的孩子們,對他們進行書面問卷。
在所調查的學生中,家長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很支持的占77.6%,有時贊成有時反對的的占18.4%,家長不聞不問的占3.1%,反對的僅占到1.0%。家長的正確引導,對我們的孩子和我們老師來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針對本次課外閱讀的調查報告顯示,我們覺得孩子有著極高的閱讀興趣和廣泛的閱讀量,但是在閱讀方法和閱讀策略上還是需要努力,這樣才能讓閱讀成為一種風氣,才能讓我們的孩子真正愛上閱讀,終身受益
通過調查我們還發現,現在的班主任老師受傳統思想的束縛,偏重于學科教學,對班級文化建設不夠重視,主要是缺少班級文化建設的意識。導致班級學習氛圍不濃,團體的凝聚力不強。究其原因,還是班級的實踐活動缺少經典文化的熏陶。
認識到這些工作中的不足后,我們在師生間開展共讀、品讀、精讀等一系列誦讀活動。讓師生切身體會到:閱讀是有利于人們終身發展的良好學習習慣,可以直接或間接影響學生接受教育。
通過閱讀經典和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書籍,可以幫助學生明白做人的道理、準則和方法,從中得到做人的樂趣,不斷提升精神境界,人格優化。在相關書籍的正能量的浸染下,學生的性情會變得平和,審美情趣更濃,想象創作能力更強,胸懷更為廣闊,富有個性,人格健全。孩子的內心世界也涂下亮麗的底色,這就是特色班風形成的底蘊所在。
少年兒童正處于儲備語言的最佳時期,多讀一些經典的文字,不僅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記憶力,更有利于小學生積累知識,豐富語言,提高素養。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認的字會多起來,提高了初讀課文的效率。背誦能力會強起來,課文能很快讀熟,會背,寫文章也會引章據典,語言表達更加豐富,文學知識也會豐富起來。
閱讀,可以使使學生逐漸提高自身修養,明白做人的道理,使他們愛心濃濃,他們愛老師、愛同學、愛父母、愛長輩,愛班級、愛學校、愛家鄉、愛祖國……,中華文明會在他們的心中深深地扎下根。
特色班風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是一種無形的管理方式,體現了一種生命的力量,是班級共同創造的一筆財富,是每一個班級的獨特的動態發展的系統工程,它的主體是學生,它一旦形成,就會產生巨大的作用。
我們相信,特色班風的形成,可以讓學生得到個性發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最終實現學生的自主管理,班級的和諧發展,進而推進學校教育工作的特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