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賓廣播電視大學,四川 宜賓 644000)
社區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助力學校教育的兩大支柱,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家庭教育遇到越來越多的問題,二胎、留守兒童、單親家庭等家庭教育問題尤為嚴重,這給教育工作帶來更大的壓力。孩子無辜、家長無助、家庭無益、學校無力、社區無奈的尷尬局面尤為凸顯。尤其是疫情的影響,家庭教育問題突出表現出來,如何通過社區教育功能承擔起幫助家長統一思想,樹立新型的教育觀,學生觀、質量觀和人才觀不斷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協助學校承擔家庭教育知識普及的任務并指導家庭教育工作,進而打造具有新時代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家庭單元呢。
家庭教育是我們每個人最早接受的教育形式,它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凹彝ソ逃边@一詞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出現的頻率較高。各時期的專家學者對此概念有不一樣的解釋。在《辭?!分袑Α凹彝ソ逃弊龀隽诉@樣的闡述:家庭教育也就是父母或其他年長者在家庭中對少年和兒童進行教育。我國盡管主要由學校負責對青少年和兒童展開教育工作,但家庭仍是教育下一代的重要場所,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師,父母若能做到密切配合學校教育,在思想上和學校教育保持一致,才能夠促進兒童、青少年的健康全面發展。家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實踐活動,是在相對于一個比較封閉的社會組織----家庭中展開的,而作為一種教育范式,其主導為家長,家庭成員間相互影響、相互教育。因此迫切需要更好地推動家庭教育健康發展,提升家長素質。
培育我國青少年核心價值觀需要政府各部門、各級社會團體、社區、家庭以及個人的積極參與。家長受教育程度對部分青少年核心價值觀有顯著影響,另有些學者指出家長示范和經濟支持也是影響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家庭成員的素養較低,部分家長對孩子參與社區活動支持不足、缺少實際表率等因素都限制著家庭教育對孩子的發展。從價值觀培育的角度,應呼吁家長主動提升自己的素養,積極參與活動,以身作則并注意言傳身教,帶動子女參與活動的同時注意孩子的價值觀教育。社會教育是三位一體健康教育模式在人的一生中起較大的影響,而社區教育的影響更為主要,由于社區各種場館匱乏、各類指導員專業資質不全且等原因造成。在今后的三位一體教育模式中,應重視社區教育發展,鼓勵、引導學生走出“學校與家庭兩點一線”的生活狀態,積極參加校外社區教育活動,不斷地提高青少年各種興趣,促使青少年逐步形成并踐行正確的核心價值觀。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部分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存在很多困惑,不清楚需要采取怎樣的教育方法。我們家長必須充分了解家庭教育的特點、規律、方法,如子女品行教育、親子關系、良好性格的早期培養等,另外家長群體對家庭教育公共服務的需求也非常強烈,現階段各級政府提供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務資源還不夠富足,導致家庭教育發展緩慢,服務供給難以滿足廣大家長們的需求,這是我們需要關注與思考的問題,也需要借助政府和社會的力量,以公共財政和公共服務陣地為基礎,為城鄉各家庭提供更多優質的社區公共服務產品。
社區教育是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為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輸送著大量的人才。社區家庭教育的課程教育體系在構建過程中要充分地體現這一功能,將以構建社區家庭教育課程體系的層次性為重點,促進地區經濟的良好發展。根據社區各家庭學生的實際需求,努力提升學習者的綜合素質和理論水平。社區教育不同于傳統的高等教育體系,是需要滿足社區居民尤其是家長在教育方面的實際需求。在課程體系設計上要將綜合知識的重要性體現出來,夯實學習者最基本的人文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素養,強化學習者的綜合基礎。社區家庭教育課程體系在建設過程中要對家長素質的提升需求積極關注,構建具有公共性的服務課程體系來強化家長的素質提升,激發家長參與社會發展的意識。
社區家庭教育培訓體系建設要充分考慮社區家庭教育培訓的多樣性與特殊性,保證課程體系的科學性、普適性、系統性和地域性。緊緊圍繞本地區的社區教育資源,同時積極與外部的其它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在社區教育課程培訓指導中集思廣益邀請社區教育專家進行課程培訓指導;聘請省、市社區教育專家同時組織社區教師、社區教育骨干開展課程培訓專題研討,圍繞區域特點,挖掘教育、文化、人力和物質等資源在社區教育課程建設上的優勢,從家長的學習需要出發,確立了“人文關懷,多元開放,地方特色”的培訓指導理念。
充分利用與開發社區現有的家庭教育資源,推動社區家庭教育的健康發展。可以組建社區“家庭教育工作服務隊”、“家長志愿者團隊”、“家校聯絡服務團隊”等,通過這些有組織、有系統的專業服務團隊,達到推動發展社區家庭教育良性發展的目的;還可以組織開展社區家庭教育優質課程評選,除了請進來還鼓勵走出去的開放式家庭教育課程管理思想,比如積極支持鼓勵優質特色課程參加全國、省、市社區家庭教育特色課程評選活動:如《社會禮儀》、《二胎子女教育》、《飲食營養》、《養出好性格》等課程地方特色課程;還可以組織社區家庭教育優秀特色課程經驗交流會,交流課程開發建設方法和經驗,表彰優秀特色課程,展示課程建設成果,提升課程建設水平,推動社區家庭教育課程建設持續發展。
總之,創新社區家庭教育,助力家長素質提升兩者互融共通,產生合力,構建并穩固家庭與社區教育良性互動的長效保障機制,對整個教育體系的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社會由多個家庭組成,社區公共服務供需矛盾化解與億萬家庭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而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路徑就是協同供給。作為協同供給的主導者,還是迫切需要政府與市場第三部門建立強強合作關系,在多個層面展開深層次與一體化的融合協作,從而使社會資源更好地服務于社區家庭教育,助力家長素質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