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市第六職業技術學校,廣西 南寧 530000)
明朝人謝榛在《四溟詩句》中說到:“凡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币馑季褪俏恼麻_頭要如鞭炮般響亮,使人受到震動。對于中職學生更是要特別注重課堂的導入,中職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認知更具有局限性,因此課堂導入甚至決定了整節課是否能夠順利上完。在我們實際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一堂課猶如一篇文章,要精心設計,巧妙構思,更要對“鳳頭”斟酌再三。
課前導入的方式各式各樣,針對課前導入的情況,我們對部分2018 級在校中職生關于語文的課堂導入做了調查問卷,有效調查人數338 人,女生占57.99%,男生占42.01%,通過調查可以發現沒有課前導入的教師5%左右,課前幾分鐘不能集中注意力的學生僅占1.18%,導入新課時沒有任何反應占6.8%,大部分學生非常希望有課前導入,覺得語文課堂導入非常有用,而對課堂導入最感興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情境導入(創設情境,再引入課文)61.24%
2.溫故導入(先復習舊知識,再導入新課)34.91%
3.故事導入(通過故事、典故導入新課)72.78%
4.提問導入(通過提問相關問題導入新課)31.66%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中職學生喜歡的課堂導入方式,為更形象具體的方式,能夠讓學生設身處地的進行共鳴然后進行思考的方式,學生是否能夠融入課堂,能夠進入課文,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并由此引發學生的思考、體會和感悟。
情境導入法,是通過設置具體的、生動的環境,讓學生在課堂教學開始時,就置身于某種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里,促使學生在形象、直觀的氛圍中參與課堂教學。在進行《荷塘月色》的教學中,為了讓中職生更能領悟到朱自清老師所描繪的月色之下荷塘、荷葉、荷花翩躚起舞,如夢似幻的美景,播放了鳳凰傳奇歌曲《荷塘月色》,在輕快的歌聲中,大家輕聲合唱,仿佛已經能感受到了在皎白月色之下,荷塘之畔的愉悅。由此導入,學生不但能夠進入場景,而且能夠迅速在文章之中找到了描繪荷塘的文段,并且在課堂中,不斷挖掘作者思想,把作者情感與歌曲情感進行對比,讓學生能夠更好去感受不同。課后學生能夠主動要求我檢查他們背誦的《荷塘月色》中優美的片段,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實屬不易。
溫故導入是指教師通過幫助學生復習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從中找到新舊知識的聯結點,合乎邏輯、順理成章地引出新知識的一種導入方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使用溫故語文教學法要特別謹慎,要做到既能為本課服務,又要做到檢查舊知識,還要顧及基礎不扎實的學生心理。在實際教學中,我一般會在詩詞授課前使用,在《靜女》的課堂導入,我就從大家耳熟能詳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種全班都能開口回答的句子入手,逐步提升至全文及其他同樣在《詩經》中描寫男女情愛的詩經。這樣既能讓全班同學參與其中,又能讓學生“溫故”,同時對學生進行鼓勵,讓不能背誦全文的同學在本課中認真學習,爭取能夠在本課中有新的突破。這樣的課堂導入方式,不但激起學生的斗志,更能讓學生的自信心增加,得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故事導入法,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導入新課?!爸卟蝗绮恢?,不知者不如好知者?!迸d趣就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導入,讓學生精神為之一振,在不知不覺中能夠深入課堂。在故事導入法中,是最常使用的方式之一,在《最后的常青藤》、《竇娥冤》、《一張診斷書》、口語交際等等多種文體中均可以使用,在自己的人生經歷的故事,典故等均可以使用。
提問導入法即以課堂提問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思考,進而把學生引入課堂教學。在中職語文課堂中,這個是經常使用的課堂導入。提問能夠讓學生通過思考,快速回歸課堂,在帶領學生學習課文李樂薇《我的空中樓閣》時,我便拋出問題,“不用考慮任何外在條件,你希望你的房子會在哪里?是怎樣的?”簡簡單單的一個問題,“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反應異常激烈,完全是頭腦風暴大爆發,不用提醒已經各自討論開并爭相回答。有想要“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海景房,也有“悠然見南山”的世外桃源,還有在市中心的360 度城景的大平層,也有想要李子柒的村莊小院......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此時我在黑板上寫下“空中樓閣”四個大字,學生的好奇心瞬間被勾起,然后在同學們充滿疑惑的目光中,進入課堂。這個神奇的“空中樓閣”被不同的讀者賦予了不同的實體感受,讓課堂效果達到了超預期效果。
總而言之,課堂導入“導入有法,導無定法?!敝新氄Z文教學內容多樣,文章文體不同,風格各異,這也決定了語文課堂導入的多樣性,而且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多樣導入法融匯使用,這樣能更好啟發學生學習和理解課文,并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這樣一節有效的課堂導入就完成了,后面的課堂教學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