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工商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湖南 永州 425000)
在現代教學模式的大環境下,德育是培養學生良好精神品質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在進行機械專業課的講授時,要將德育理念貫徹融入到教學之中,讓學生熟練基本的機械操作流程,加強他們的應用技能水平。中職學生都具有綜合能力較弱的特點,在課堂學習中情緒低迷、不集中注意力,導致許多教師的授課無法有效展開。而利用德育教學,便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技術的同時,培養其樂業和立業的態度,逐步形成“工匠精神”。
現如今許多中職學生都是得不到鼓勵的,經常身處于“被責備”的氛圍中,因此導致惡性循環,使其學習興趣更加低迷,自暴自棄,不學無術。所以教師在進行中職機械專業的教學時,可以讓學生進行實踐,親自動手去感受平時在課堂中無法觸及到的應用和操作。將機械加工等工作成為學生生活中新的色彩,并在這一全新的生活方式中對其加以鼓勵,以此使學生形成實踐運用時的優越感。切身實際的感受到“工匠精神”內涵的實質與價值。
首先,教學體系的建設要立足于企業行業要求上,學校要結合實際需求開發與專業相關的課程,引進最新的教學內容,還要引進企業專業人才為學生做就業指導,突出專業教育的特點,使教學工作更具有針對性,充分體現專業教學的特點。在課堂設置上,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增大實踐課程比例,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培養“工匠精神”。同時,學校還可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設置選修課,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內容,找到適合自己的就業方向。此外,教師還要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就業指導,通過專業講座,調查問卷了解學生的專業興趣,進而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提高就業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選擇教材,根據現階段專業發展特征和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創新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有效性。此外,學校還要開展校企聯合,為學生提供有利的實訓基地。學校培養的人才最終會走進企業,企業是學生的實踐場所,學校要打造獨特的校園文化,吸引企業參與投資,同時還要與企業管理人員取得聯系,給學生介紹行業的最新發展技術以及發展趨勢,與教師共同探討制定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計劃。專業教學內容要結合社會需求不斷調整,更好地與社會接軌,逐漸減少專業與企業崗位要求的矛盾,為畢業生提供良好的就業機會。最后,校企融合要有特色,并且要融入整個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學過程要體現企業特色,營造企業的工作氛圍,讓學生提前體驗工作環境,走進企業的工作崗位,認識到自己的能力與企業實際要求的差距,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在不斷的磨練過程中積累更多的工作經驗,打造新一代的“工匠”。
創造性課堂不同于普通課堂,它主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為主。目前來看,開設創造性課堂,學生的學習興趣有顯著的提高,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性課堂的開展不局限于課堂教學,還可以將同學帶入相關企業,讓他們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擴展自己的思維,增長見識。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邀請企業的技術人員給學生講解專業知識,了解機械制造中的實際問題,遇到這類問題時,他們也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將企業文化與課堂文化建立聯系,引導學生不斷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敢于創造,掌握本行業的最新的知識與信息,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不能隨意否定學生的想法,要鼓勵學生積極創新,鼓勵他們思考更多的專業知識。比如,在“機械傳動”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給學生講述機械轉動原理,而且還要讓學生了解不同種類機械轉動原理,讓學生善于提問,遇到不懂的知識要及時查找資料或者找老師求助,教師也要活躍課堂氛圍,可以將學生交流討論作為學生成績的一部分,提高他們對機械問題的思考能力,還可以創建小組,讓學生進行交流。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采用教學模型或實物,通過設置機械故障讓學生分析問題,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通過創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興趣的基礎上導入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而培養其“工匠精神”。
綜上所述,中職時期正是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他們的叛逆心理較為強烈。因此教師在機械專業的教學時,要從培養其“工匠精神”入手,將專業課的學習和德育理念結合在一起,于實踐創新中改善中職生身上的問題,促使其學習成績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