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遵義市鳳岡縣中等職業學校,貴州 遵義 564200)
經濟的發展帶動了旅游產業的迅猛發展,特別是酒店住宿的發展尤為突出。而在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下,對酒店管理和各方面要求都比較嚴格,有序管理和服務良好的酒店是當下人們的首選,而高素質的酒店管理人員對酒店管理水平有著很大的影響。但就當前酒店管理專業人才的缺失嚴重,已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所以,中職學校酒店管理專業作為培養專業人才的主要來源,必須充分認識到自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對策,不斷培養高素質的酒店管理人才,提高教學質量,順應時代發展,滿足社會發展需求。
中職學校的降低管理專業是以培養社會所需的初中級酒店管理的技能型人才,而且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實踐為主,但是,現在很多的中職學校在解答管理專業的目標定位上都比較脫離實際,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到了中高級層次上[1]。所設計的課程比較復雜,不僅有酒店管理,還有烹飪與導游相關專業,盡管讓學生的知識面得到了一定的拓寬,但卻忽視了學生實踐經驗的積累。這樣雖然學生有一定的選擇性,但在酒店管理上培養的學生就并非那么專業了。
在中職學校中,以往的酒店管理專業教學,一般采用的是先教授學生理論知識,再在后續的課程中開設實踐教學或引導學生參與實習活動來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此過程中,理論知識與實踐是分開的,這樣的不合理課程安排,不僅讓學生砸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得不到鞏固,還會影響其教學的效果。而且,有些學校只將實習作為實踐教學的唯一途徑,加上所學的也以理論知識居多,對其工作崗位的認識好比較缺乏。
當前,我國酒店管理行業是發展的關鍵時期,酒店管理專業人才需求也比較大,社會對酒店管理的認可也在逐漸增長[2]。據相關數據顯示,中職學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后,盡管在酒店行業工作,但對相關知識的運用還不能得心應手,這是由于很多學生的遷移能力差。由于中職酒店管理專業教學的與社會需求脫節,社會對酒店管理人才的認可度逐漸較降低,從而讓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率得不到有效保障。
職業教育的要求是酒店管理專業教師必須具備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的有效結合,這樣才能被稱之為雙師型教師。而只有雙師型教師才能更好的適應和運用知識,以滿足職業教育課程的需要[3]。雙師型教師不僅要教師具有資格證及相關證書,還需要教師在企業中實踐過,這樣才能熟練掌握課程知識,有效結合理論知識與企業實踐。此外,中職學校也可以派遣適宜的專業教師到星級酒店去實踐,以深化課程知識。
教學模式決定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動性,關系著教學任務的完成與教學目標的實現,進而影響者中職學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效果。因此,中職學校管理人員要高度重視教學模式的創新,改革傳統教學方法,激發酒店管理專業教師的創新動力,可改變現有的薪酬與考核機制,激勵教師全身心投入的創新教學中[4]。同時,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制定相應的課程,讓學生接觸到跟專業的酒店管理知識,實踐中要確保實踐活動與崗位的一致性,讓學生在真實工作環境中學習相關知識,這對其以后的實習也有一定的重要意義。
中職學校必須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授學生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結合社會生產與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從而讓理論與實踐實現共同發展。中職學校要對以課堂為主的教學模式進行改變,不斷探索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有效利用企業合作,定期安排學生到企業無實地考察,在實際崗位中進行實踐,以增強實習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經驗。
總之,酒店管理專業是一門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目,中職學校要想提高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學與實踐水平,必須基于社會發展需求的角度,注重實踐教學的重要性,發揮中職教育培養人才的優勢,從提升教師水平,創新教學模式,實施校企合作,為我國酒店行業培養出更多的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