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寧夏 銀川 750000)
在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的培養計劃中,應該從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力、職業素質等清河方面進行入手。隨著當前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在教育行業的融入,使其教學方式更為的多種多樣,有效彌補了傳統教學方法存在的弊端。但是在信息化技術融入到會計專業教育中的應用方面,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只有將這部分問題解決,才能夠保證會計專業學生綜合水平的提高。
會計專業具有較高的專業性和職業性。在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上,學生應該適應社會的經濟快速發展,并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對先進的知識理論、職業能力進行補充,來應對經濟發展帶來的各大挑戰與機遇。會計人才的培養目標應該縱眼于國家經濟的發展,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應該著眼于學生就業方向、社會人才需求和會計崗位性質三方面內容。為此,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人才應該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應該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最基本的便是遵紀守法,維護社會秩序,同時還應該與會計工作的環境相結合,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識、愛崗敬業意識、公正廉潔意識;與會計工作的性質相結合,具有服務意識、奉獻精神、不懈奮斗、終身學習的品質,這些都是會計專業人才應該具有的基本道德素質。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最基本要具有基本的會計核算能力,能夠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作各種賬簿、單據、報表,其次還要能夠清查公司的財產、及時準確的進行納稅,對于公司的財務有著精準的把握,對于公司即將出現或者已經出現的經濟危機有著預料與解決能力;同時還要能夠熟練的進行互聯網操作,掌握基本的工作軟件與財務工作軟件,能夠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來解決各種會計問題。具體表現為:1.熟悉相關的財經法律法規;2.基本的財務信息工作手段;3.財務分析、財務奉獻預測;4.會計核算與管理技能;5.商業溝通能力、資源管理能力。
高職院校的學生在不同性質的工作單位,其需要掌握的會計技能也是各不相同,為此會計專業人才應該能夠根據各種單位性質掌握不同的會計工作,致力于崗位的終身學習與先進會計技能的學習,不斷的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與技能,應對未來的經濟變化挑戰。
高職院校信息化的教學目標是要學生具有基本的信息化辦公手段,能夠利用互聯網帶來的便利以及各種會計工作軟件來處理和企業相關的會計工作內容。增加會計專業學生的信息化技術和信息化的意識。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信息化課堂的教學內容更加注重工作軟件的介紹及其操作步驟,但是軟件的工作原理卻是一知半解,一旦軟件出現問題,不知道如何進行解決;其次,學生大部分知識對軟件的使用有著了解,但是只局限于教師所傳授的工作方式,對于不同內容軟件操作,學生依然無法掌握。雖然學生大致掌握了教師所傳授的會計工作軟件,但是對于其他的工作軟件,學生缺少自主學習的意識。綜合來看學生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會計軟件的維護及其維修能力和不同軟件的學習能力。
會計信息化教學內容通過操作會計工作軟件和會計工作軟件的開發利用兩種方式進行實現。在實際的信息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會側重于某一方面進行學習。尤其是當今各種軟件開發利用較為流行,學校一般只會對各種軟件的操作流程進行學習,讓學生能夠掌握財務工作的基本流程,對于會計軟件的開發和利用教學內容較少或者根本沒有。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注重與某一種會計工作軟件的使用,學生對于其他會計工作軟件的使用技能缺乏,這就導致學生缺乏對其他軟件的學習意識與應用意識。當學生真正的步入到職場時,會因為與學習軟件不同而出現難以適應的癥狀,這對于學生的工作發展有著極為嚴重的影響。
信息化課程的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學校基于自身資源的限制,也會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較多采取的方法為演示法、案例教學法等方法。會計專業要求學生在掌握基本會計原理的同時,能夠學會各種會計操作軟件的使用,而信息化的教學方法正好能夠適應這種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但是這種信息化的教學方法一般采取大班課、機房操作、教師領導的形式進心,這就導致學生對于會計軟件本身解決的問題難以深入思考,只懂得各種數據的填寫,對于數據本身的計算一知半解,難以用理論知識進行解釋,加上軟件本身的思維限制,學生的創新意識受到了嚴重的限制。教師在進行軟件操作之后,由學生進行演練和模擬,這對于學生的實踐操作有著卓越的效果提升,但是又無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會計信息化教學主要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進行訓練,以培養學生在工作崗位能夠熟練解決企業經濟財務問題。學生在進行相關信息化課堂的學習之后,能夠利用軟件對教師提供的數據或者是工作流程進行模擬,但是卻缺乏了實際工作環境的體驗。在實際的工作環境之中,會計職業時刻面臨著各種壓力和臨時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信息化教學模式無法五學生模擬現實場景的工作崗位以及公司較為常見的財務業務。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會計人才所從事的會計內容也各不相同,教師所教授的內容遠遠無法滿足企業實踐運營中的需要,這對于學生利用信息化技術解決實際問題有著嚴重的影響。
信息化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均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而非僅僅是指在課堂上,為此,應該建立以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課堂教學,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對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實踐環節、教學評價等內容進行創新與豐富,來改善教學效果。
會計的基礎是核算、核心是管理、提升是創新,為此想要保證信息技術與會計教學內容進行充分的融合,應該從教學目標和教學體系上入手。對于不同的學習中心,其信息化的教學目標也各不相同。例如對于會計基礎內容來說是核心,為此在教學目標上應該注重學生核算方法以及財務報告等方向,與現代信息相結合,可以摒棄傳統的手工操作,來利用信息軟件實現網上記賬、網上納稅、網上財務管理等內容;對于會計核心內容應該采用云管理的方式,注重云計算、云管理、云存儲等模式的使用,還可以利用沙盤對企業財務發展進行模擬;對于會計提升內容來講,應該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會計高素質人才,注重各種會計技能大賽的參加,還可以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料進行創業實踐。尤其是對于會計技能大賽應該提起高度的重視,技能大賽是對當前會計專業的前言進行研究和表征的重要方式,將技能大賽的內容融入到教學之中,可以有效促進會計內容的信息化進程。
1.利用微課對課程內容進行預習,提高學生的興趣。微課是當前教學中的重點信息化應用內容。微課具有時間短,突出重點,語言詼諧等特點,能夠讓學生提起對會計專業的興趣。同時還能夠將冗雜繁長的理論知識制作成各種模型或者短視頻進行表現,既能夠將會計教學內容的內涵進行體現,還是對教學模式的創新,這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拓展能力有著顯著的提高。例如,在進行銀行賬單核對的過程中,可以將整個流程制作成動漫視頻,學生在注意力集中的學習狀態下,可以做到高效率與高質量。
2.錄制網絡視頻,建立教學互動平臺,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當前時下的教學潮流應該是各種學習視頻的制作與播放。學習視頻能夠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讓學生隨時可以進行會計內容的學習,這與常規的課堂教學相比較,更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自主學習能力。同時還可以鼓勵學生將自主學習的視頻進行錄制和上傳,讓更多的人去學習,這是對學生創新意識的有效端里。
3.利用仿真模擬軟件,鍛煉學生的崗位工作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會計專業具有較高的專業性和實踐性,基于這種特征,學校可以利用仿真軟件作用于學生的實踐環節。這種模擬軟件注重工作環境的模擬,對職場工作的要求和規范有著嚴格的規定,能夠讓學生提前感受到職場工作的氛圍。同時這種仿真實踐模擬整個會計部門,明確分工,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與隨機應變能力,從而實現課堂與職場的零距離對接。
常規的評價考核采用紙質版的試卷進行,這不僅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無力。基于信息技術下的會計專業考核,將學生的日常環節表現、作業完成情況全部錄入到教學系統之中,對于最后的期末考試,采用網上考試,這樣既能夠避免大量紙張的浪費,還能夠利用網絡的迅捷對學生的成績進行統計和分析。同時還是多元化評價的重要體現,不在僅僅關注學生的成績,包括學生對于學習的態度,積極程度以及對于作業等的創新程度均有重要體現,從而促進學生各項專業能力的提高。
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教育行業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尤其是應用性極大的會計專業來講,不僅創新了教學模式,豐富了教學內容,還能夠極大的促進會計專業學生各種職業能力與職業素質的養成,對于學生全面能力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