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54)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已進入中等收入階段,城鄉居民對食品的消費也將從生存型消費加速向健康型、享受型消費轉變。中國的烘焙行業經過不到二十年的發展,不僅誕生了許多本土品牌,也吸引了大量國外品牌進入,成為發展潛力巨大而備受關注的行業,近些年中國烘焙行業也以20%以上的速度高速發展。烘焙行業屬于“就業快、創業易、投資少、風險小、回報高”的行業。在大中城市,烘焙師受到了行業企業的追捧,十分走俏。一線技術人員極具匱乏,據權威機構調查,未來5 年,烘焙師社會需求量達200 萬人,目前全國從業人員僅有100 萬人,每年行業缺口高達10 萬人。
中職學校教育培養目標是技能型人才,而技能型人才培養離不開真實的生產實踐活動,現代學徒制是通過職業學校與試點企業深度合作,實行招生和招工一體化,教師、師傅的聯合傳授,對學生以技能培養為主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現代學徒制將成為中職教育實現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徑。
我校西餐烹飪專業以校企合作管理委員會為平臺,走“引企入校,校企一體”發展之路,自專業成立起,西餐烹飪專業和北京好利來企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簽訂了“訂單班”協議,進行“訂單式”培養,已經形成一套完善的頂崗畢業實習管理制度,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考核標準等,為實施現代學徒制奠定了堅實基礎。
西餐烹飪專業在企業的協助下,仿照企業實際生產于2014 年建設裱花制作實訓室和西式面點加工實訓室,已具有烤箱、壓面機、醒發箱等多種設備,完全可以滿足學生在校內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的要求。
西餐烹飪專業專任教師8 人,雙師比例達100%,每位教師每年至少下廠實踐3 個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較高的理論水平、熟練的實踐操作技能;兼職教師4 人,都為專業最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的行業企業技術專家和技術能手,生產實踐經驗豐富,這樣的師資隊伍可以保證試點工作的順利開展。
學校與企業共同完善學校招生和企業用工一體化的招生招工制度,校企共同制訂、實施招生招工方案。
學校和企業根據中職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成長規律及合作企業的實際工作崗位需要,共同制定教學方案,確定培養目標、職業范圍、人才培養規格、課程內容、評價標準及考核辦法等。
根據好利來公司產品加工工藝流程,融入好利來公司的崗位標準,設置了以產品為載體的“項目化企業課程”,依據學徒未來從事好利來工作崗位任職要求,參照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結合典型產品及工作任務,校企共同制定適應好利來公司用人需求的教學內容,構建基于工作崗位的“課崗交融,三階遞進”的項目化課程體系。“課崗交融”即職業課程教育和崗位實踐經驗相融合;“三階遞進”即課程內容從基本技能培養、專業技能培養到職業技能培養三方面的層階遞進。
在企業和學校“二元合一”管理體系下,高效運用合作企業現代技術、先進設備等優越資源,按照“學生→學徒→準員工→員工”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路徑[1],分階段進行,具體為“1+1+0.5+0.5”形式,由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雙主導育人過程。
即學生第一、二學期在學校完成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學習,掌握專業基本技能。第三、四學期學生到企業,以師傅帶學徒的學徒制方式,由企業師傅傳授學生企業操作過程涉及的專業理論與操作技能。第五學期實行現代學徒制試點學生又返回學校,在校內專任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專業課程教學與綜合實訓課程教學,加深在企業操作實踐中體驗到的各種專業知識,強化職業綜合能力訓練,完成國家職業資格訓練與考核工作,獲取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第六學期學生最后返回企業,參與頂崗實習,校企雙方共同考核,合格畢業生獲取學校畢業證書與企業技術崗位等級證書(企業),完成就業,成為正式員工。
為保證好利來班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正常運行,校企共同制定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崗位標準、企業導師標準、質量監控標準和考核評價標準、學徒實習實訓管理制度、準員工頂崗考核制度、學徒培養信息通報等制度和標準。
學生完成本專業規定的在學校和企業的全部學習課程和頂崗實習學習內容并成績合格后,頒發畢業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并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
我校西餐烹飪專業經過一年多試點工作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包括各項制定和課程建設資源,完成了“現代學徒制”模式下的制度與機制建設成果,主要有試點合作方案、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崗位標準等。目前雖尚未有畢業生,但在實施過程中,已經產生了較好的效果,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得到大幅提升,并受到企業的認可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