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軒
(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天山小學,河南 鶴壁 458000)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奔彝コ蓡T的言行舉止、行為習慣、思想認知與孩子的個性發展休戚相關,家庭環境的氛圍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心理發展。美國人泰曼約翰遜認為“成功的家庭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庭造就失敗的孩子”,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礎。
受多種因素影響,很多家長不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通常是把孩子交給老師之后就放手不管。很多家長忽略對孩子思想個性和心理問題的關注,只知道一味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甚至有些家長,自身不注重言行,給孩子做出錯誤性示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發展。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給我們的班級管理增加了難度,更容易導致學生偏離正確的軌道。因此,我們在關注學校教育的同時,不能忽視孩子的家庭教育。作為班主任,要善于和家長溝通,使他們能夠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共同關注孩子的發展。班主任只有充分利用好家庭教育資源,讓家庭教育助力班級管理,才能使孩子們健康地成長。
一個班組建的學生人數有多少,這背后就有多少個不同背景的家庭。有家庭關系民主和諧的,有父母離異的,有經常和老人在一起生活的,有借宿親戚家的……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都不一樣,班主任在接班前期應進行排查摸底,做好學生基本信息登記。信息登記本除了記錄學生家長的聯系方式之外,還會記錄每位學生的家庭基本情況,特別是對一些家庭環境特殊的孩子要做詳細備注,以便老師在學校工作中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動態。
給每位學生建立家校聯系本,班主任會把孩子的課堂表現、作業情況、學習態度、紀律表現、在校的日常行為規范及任課教師的建議記載下來。針對表現好的和有進步的同學給予鼓勵:“今天,你的孩子拾金不昧。”“今天,你的孩子很有勇氣,作為小老師給同學們講課,繼續加油!”家長看到這樣的留言會受到感動,也愿意與老師積極配合來教育孩子。家長閱讀聯系本后,再把學生在家學習、活動的情況以及對學校的建議簽字填寫后,由學生帶來反饋給學校老師,老師會根據反饋來安排接下來的教育工作。管理班級四年來,這樣的雙向溝通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很多家長都向我反應:“老師,我的孩子變得更加愛上學啦!因為由您細心的鼓勵!”
現在很多家庭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考不好回去就要挨吵,這樣反而打擊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老師和家長要做的是首先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只有在健康良好的心理引導下,孩子才能向著積極健康的生活去努力。我們要理性看待學生的學習成績,注重培養學生身上優良的個性品質。家長還應避免對孩子長期的心理懲罰,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在做錯一件事時,家長要就事論事,不要長時間揪住孩子的錯誤不放手,這樣會對孩子心理造成負面影響。此外,老師和家長還應注意,不要把大人的主觀意識強加到學生身上,不要替孩子做有太多決定。有些家長為孩子報了很多特長班,周末假日也不能休息,甚至有些項目孩子并不喜歡,這樣會使他們產生逆反心理。在學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我們要做到及時與孩子溝通,細心觀察孩子的心理變化,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從學生出發,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班級管理必須做好家長培訓工作,提升家長綜合素質,改變陳舊、落后的家庭管理模式。班主任利用多種途徑比如邀請家長參加家庭教育專家講座、家訪或者開家長會就家長如何教育孩子進行必要的培訓。邀請家長參加家庭教育專家講座,學習家庭教育中的成功經驗與心得;利用家訪深入學生家庭,了解學生的成長環境,并和父母、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了解;召開家長會時,請家長們交流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經驗,邀請優秀學生家長代表分享其家庭教育的案例,并針對當前家庭教育面對的各種問題展開討論,共商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培訓工作都有利于家長更好地提升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認識和能力,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在家庭教育中,充當重要角色的家長要與學校和老師時刻保持聯系,與學校的正規教育保持一致。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養,為了孩子約束自己的言行,為孩子做一個榜樣,使教育保持其完整性。在學校家育中,充當班級管理角色的班主任應當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和諧的班集體,時刻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與心理健康發展。經常與家長保持聯系,充分尊重家長,調動家長們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雙管齊下,形成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