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六盤水市第二十一中學,貴州 六盤水 553001)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學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是教學效率上,更重要的是教學質量,很多學校已經把教學效果納入評價學校好壞的指標。就初中物理而言,教學內容多且雜,對學生來說學習起來有些困難,普遍存在學生興趣不高,積極性和參與度低的狀況。究其原因還是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沒有與時俱進,急需尋找更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改善目前的教學現狀。本文主要就分析了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合作學習的開展方式以及運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就傳統的教學方法而言,大多數的模式都是“滿堂灌”,即學生在下面聽,教師單方面輸出,一堂課教師盡可能的多得教給學生課本知識內容,而忽略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生在課堂上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積極性不高,自然學習效率不佳。而在課堂中開展合作學習,即形成一個合作探討式的課堂則能夠有效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合作學習的課堂主要是學生展開討論為主,教師只是起到引導和輔助開展的作用,學生在積極參與討論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展現其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
目前大多數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并不高,主要都是教師和家長鞭策在學習,主動參與學習中的都是少數,而學習一門學科,要想學好學精,主動參與到學習中的過程是必不可少的,這就要求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要想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提高其主動性,自覺性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中積極開展合作教學,能夠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合作學習的過程,需要學生自己先有一個思考的過程,然后再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大家再進行討論,整個過程的開展需要學生自己先學會獨立思考,再進行思維的碰撞。這個過程能夠促使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并且在討論的過程中,難免會有摩擦和分歧,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夠學會如何與他人協作交流,從而提高與他人協作的能力。
合作教學的開展也需要借助一定的輔助工具,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就合作學習的特點來說,通常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的,剛開始學生可能不知道如何進行,教師在初期就可以尋找一些優秀的小組討論案例給學生看,包括任務如何分工,如何開展有效討論等,都是開展合作學習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除了這個以外,多媒體也能夠增加合作教學的趣味性,比如說在開展物理實驗小組合作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先給學生放實驗案例,在看完案例后再讓學生們做,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效率,也能夠讓教學進行的更加順利。
在開展合作學習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輔助提問教學的運用。合作學習開展主要是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性會比較少,互動性少了,學生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可能就會借助這個討論的機會開小差等,這樣的教學效果顯然是不理想的。如果教師提出問題,能夠在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后,有個成果分享,能夠極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因為合作學習一般都是以小組的形式展開的,為了避免小組內成員偷懶,發言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享,這樣就可以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討論的過程中,極大提高教學效率。
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是不一樣的,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分層教學。針對不同能力水平可以將學生分為A、B、C 幾個層次,當然這個分層次不是為了針對能力不同的學生,而是為了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更有針對性的安排合作任務。這種分層次開展教學比較適用于課后的合作學習中,由于不同學生的能力水平不同,教師課后安排的任務也可以有適當的調整。比如說A 層次的學生課后合作學習內容更加傾向于拓展學生思維,B 層次的學生合作學習內容更加傾向于對中難度題得進一步鞏固,而C 層次學生合作學習內容則是對基礎知識進行深一步的鞏固,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小組合作學習一般都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開展的,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這個分組也是有學問的。一般而言,每個小組4-6 人最佳,這個人數不僅方便組內管理,還能夠保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分配,達到教學有效性最佳的狀態。由于每個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和能力是不同的,教師在安排組隊的過程中,要綜合考慮每個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優等生穿插分配,這樣才能促進相互合作,優生帶動差生,實現優勢互補,避免兩極分化,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開展合作教學最重要的環節除了讓學生積極參與合作討論中,最關鍵的是合作討論后教師積極引導,如果合作學習后,教師不組織分享的過程,給出適當和意見和建議,這種討論一個是對學生沒有約束力,二是討論后學生的疑難問題得不到解答,也達不到相應的教學效果。所以說教師在組織合作學習后,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疑點難點,針對學生的回答,教師再提出相應的意見和解答疑惑點,這樣“有始有終”的合作學習才能夠達到期望的教學效果,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總的來說,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是比較有效的,不僅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還能夠提高和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開展過程中也可以輔助多媒體和提問教學法,教學效果更佳,當然在運用過程中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科學分組,避免兩極分化等,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