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萍萍 陳威
(南寧學院,廣西 南寧 530200)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時代的創新發展。文章認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利用網絡的特點和規律,發揮各大媒體特別是自媒體的作用,對大學生進行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手段靈活、有形無形、入心入腦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
輔導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承擔著重大的責任,處于大學生工作的第一線,擔負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組織、管理和指導的重要職責,是大學生在學校期間接觸最多、交流最多、最容易親近也是最容易對學生造成影響的人。因此,輔導員的言傳身教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來說,極為重要。但是,就目前的輔導員隊伍來說,輔導員隊伍整體專業素質能力參差不齊,部分輔導員專業知識理論水平有待提高,且輔導員隊伍更新速度過快。部分輔導員上崗之后,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學習,但由于輔導員工作繁雜,系統學習時間較少,僅憑輔導員崗前培訓的知識遠遠不足以支撐輔導員工作所需,這是導致輔導員隊伍專業知識水平參差不齊的主要原因。而且,由于輔導員身份的特殊,它的管理者和組織者身份使從事輔導員工作崗位的老師得到更多地鍛煉機會,各方面綜合能力提升較快,也獲得了其他行政部門的青睞,所以,輔導員崗位的人員更新也是導致輔導員隊伍整體專業素質能力參差不齊的重要原因。
互聯網時代,人人都可以從網絡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使得學校教育者在學生中傳播信息的權威地位被推翻,教育者原先優于學生的信息控制和道德行為指導的優勢地位受到了強有力的挑戰,而大學生對互聯網所展示的東西表現出來的興趣遠遠超過學校的正面教育,他們不再單純地按照教育者提前設定的目標前進。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加強對網絡的監督,抵制各種不良信息的影響,形成健康有序、積極向上的校園網絡文化環境。當前學校對待校園網上出現的不利言論或不良信息時,通常采用簡單的刪除信息、暫時關閉網站或關閉評論功能、通過輔導員排查信息發布者并開展班會教育等方式解決問題,但是這樣的簡單化、模式化、粗暴化的管理模式也讓部分學生喪失了對校園網的興趣和信任,導致教育者失去了解學生思想動態的好渠道。而一味地刪除、堵截信息,會讓學生對校園網絡產生逆反和抵觸心理,從而讓學生在更多地網絡平臺中屏蔽教育者,從而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更多地平臺。
加強理論學習是永不過時的提升辦法之一,無論何時何地在何崗位,都需要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知識水平。伴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00 后大學生所能掌握和學習的資源已經遠遠超出教育者所控制的范圍,甚至比教育者所了解的范圍更廣、涉及的知識面更多,所以作為當代大學生的輔導員、一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加強理論學習,豐富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不斷增強自身業務能力,才能更好地開展學生工作,在學生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提供及時有效的意見或建議,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才能成為他們成長道路上的引導者和領路人。
00 后大學生是攜網而生的一代,是“移動互聯網一代”。與90 后相比,他們從小接觸網絡,使用、了解網絡媒體的程度較高,普遍具有較強的網絡社交、網絡學習、網絡消費、網絡娛樂的能力。但是,隨著自媒體的迅速發展,網絡信息內容良莠不齊,00 后大學生容易受到不良網絡信息的影響作出錯誤判斷。所以,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輔導員應該重視大學生網絡信息素養教育,提高大學生的網絡信息素養能力,善于抓住學生熱論的一些網絡新聞熱點,適當的開展教育活動,提醒學生要學會辨別網絡信息的真假、拒絕參與違法網絡活動,使之正確使用網絡,能夠有效辨別網絡信息,規范大學生的網絡行為。
輔導員大多數90 后,還有部分是“后80 后”,與當代大學生之間的代溝差距還是存在的,不僅僅表現在對新興自媒體的使用熟悉程度,還表現在接受新鮮事物的理念和接受程度。作為距離學生最近的群體,輔導員們必須創新自己的教育方法,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使之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巧妙地利用學生喜歡的、常用的網絡媒體,特別是自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在有形無形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入心入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