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真
(貴州省黔東南州從江縣往洞中學,貴州 黔東南 557419)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效課堂的步伐已不可阻擋。那么什么是高效課堂呢?隨著教育改革和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如何建設高效的數學課堂?這是我們初中數學教師面臨的又一個問題,也是我們數學教師必須思考和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在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由于數學自身的特殊性,使許多學生認為數學是抽象的、難以理解的。為了讓學生有學習的動力,光講大道理是不夠的。關鍵是要想辦法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習興趣是直接促進學生學習活動的心理因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是主動學習的必要前提和主導力量。大多數學生數學成績差是因為他們對數學缺乏興趣。根據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運用一些生動、直觀、有趣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造一個運用數學的環境,引導學生參與實踐,鼓勵學生積極探索。讓課堂學習的每一個環節都感受到一步步學習的踏實、變好的喜悅、學習的自信。備課的各個環節,如情境創設應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相適應,造成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使學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罷不能的境地;達標檢測注重基礎練習,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訓練感受到學習漸入佳境的喜悅,題目設計應注意難度梯度,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訓練真正領悟到快樂的學習境界,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愛護學生,贏得學生的信任,是建立師生友好關系的前提。只有當學生覺得你愛他們時,他們才能信任你,你說的話才能鼓舞人心,你的愿望才能實現。你敞開心扉,經常向你吐露心思,這樣你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使你的教育教學工作有針對性,有實效。因此,我認為我們應該注意:一是要理解和尊重學生,教育成功的秘訣是尊重學生;二是要以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對待所有學生??陀^看待所有學生,也有利于學生正確看待自己,找準自己的位置,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教師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法,平等對待學生。三是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盡可能多地了解學生,充分接觸是建立師生友好關系的基礎。利用課間休息時間作為了解學生的最佳時間,以便指出學生的錯誤或提出自己的建議。因為學生的自尊心很強,所以我們應該以不同的方式對不同的學生指出錯誤或提出好的建議,這很容易讓學生接受。
新課程要求全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關注學生的情緒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使學生在充分的心理狀態下投入學習,能夠自我調節和控制學習情緒,注意學習,有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至關重要。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經驗、能力水平和認知規律,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背景材料。教師要從學生喜歡看到的對象、事實、事例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有問題,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做到“激其情,引其疑,促其思”為學生營造平等、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實踐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鞏固和形成技能,而且對學生智力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需要做的是精心設計作業,創新作業批改方式,減少學生重復、機械、無效作業。教師精心設計有針對性、層次性、選擇性、實用性和開放性的作業,創新作業批改形式,發揮學生參與作業批改的主體作用,發揮師生精神溝通的激勵作用,及時評價作業,促進學生的不斷提高和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應該體現在適當地分解知識的難點、合理地劃分課堂教學的層次,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由低向高一步步攀登。只有艱辛的探索攀登,才會有成功的樂趣。課堂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動手實踐,使他們從中獲得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使他們深刻地理解知識并有效地應用。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動口數、動口說、動手擺、動腦想,從大量的感性認識中逐步抽象出數學概念,變枯燥被動為主動學習,從而達到激趣樂學。而且通過讓學生具體實踐、動手操作,能不斷地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例如在講三角形內角和定理證明時,學生初學幾何,引輔助線對學生來說是個難題。為此,教師在課前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個三角形,在課上讓學生把其中三個角涂不同顏色,然后剪下來拼在一起,問學生有幾種拼法,通過拼湊發現輔助線的四種引法并總結出最少要作一邊的平行線。這樣可促使學生積極思維、尋求解題規律,達到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目的。同時也充分地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
初中數學是小學數學教學和高中數學教學之間的橋梁,是一個過渡性階段,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所以學生必須在此階段養成學習數學良好的習慣,為高中數學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建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在此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同時也拉進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這種高效數學教學課堂能夠真正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所以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提高自身的教學技巧,適應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在教學中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技巧,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在教育改革過程中,學校和教師要認真貫徹新課改精神,提高課堂效率,密切關注課堂教學質量,使學生在有限的45 分鐘內獲得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如何合理設計和優化數學課堂教學程序,使之成為學生想學、愛學的好課,應該是每一位數學教師努力的方向。今后,我們將繼續在師資準備、學生預習、自主課堂、課堂培訓等方面下功夫,不斷探索和完善適合我校數學學科的有效教學模式,形成我校特色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