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芬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七團中學,新疆 阿勒泰 836099)
目前,許多初中學生感覺地理知識枯燥無味的,由于地理知識比較抽象,所以學習地理知識很考驗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導致許多學生感覺很吃力,所以學生對地理產生興趣。但是,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地理可以讓學生正確認識到人口、資源和環境的關系,這樣有利于人類與自然和平共處,對于學生學習可持續發展方面知識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必須要重視地理教學。為了能夠讓學生對地理知識產生興趣,教師要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找出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學生對知識熱衷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其是否感興趣。關于在教學的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提出了以下觀點:
對于初中地理教師來說,能否充分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大程度上決定于其開學第一堂課是否精彩。如果在第一堂課,教師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將地理知識的重要性告訴學生,并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地理知識的重要性,就可以激發學生對于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產生興趣以后,學生就會積極主動的克服學習中遇到困難。教師只要上好了第一堂地理課,成功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等同于為以后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一旦學生對地理課產生了興趣,他們就會積極主動的學習,從而課堂會形成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教學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學生對教師所講內容非常熟悉,并且其對于所講內容感興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很高,教師上課會相對輕松許多。在教學過程中引入鄉土教材,就可以起到這樣的效果。比如八年級地理第一章是《第四節中國的民族》可以聯系當地的風俗進行講解。在教學過程中,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盡量講一些他們熟悉且感興趣的知識,便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熱情。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如果單純的運用一種教學方法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初中地理課的內容本就比較抽象,學生學習難度較大。若教師能夠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便于教師展開教學。這樣的方法很多,比如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教學、運用小組討論式學習方法、經常開展各種課外活動等等,這些教學方法都可以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愉快。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結合要現實情況,幫助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只要學生切身體會到地理知識的作用,便會產生濃烈的學習興趣,在學習的過程中會主動克服遇到的難題。目前的教學普遍存在這么一個誤區,大多數的教師將教學圍繞考試進行,這種思想是錯誤的。事實上,地理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傳授生產和生活知識,只有將地理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才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聯系現實生活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比如八年級地理教材有一章是介紹季風知識,如果天氣冷,可以提醒學生天氣變涼,要多穿衣服;在講解七年級地理上冊的“天氣和氣候”時,可以讓學生模擬天氣預報,這樣可以提升其語言表達力等等。盡量將教授的內容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并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環節中來,比如讓學生播報《天氣預報》等等,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學以致用。
通過實踐經驗可以發現,若要引導學生盡快進入教學,其關鍵就在于精彩的課堂引入。教師在課堂引入的過程中,應考慮如何開頭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擁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意味著已經成功了一半,良好的課堂引入可以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通過交叉運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可以激發出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便于教師進行教學。初中地理課導入方法可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
用音樂導入課程激發學生學習樂趣的方法十分有效,比如八年級上冊地理課本有提到長江,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播放《長江之歌》,涉及到講亞洲知識時,可以播放《亞洲雄風》等等。使用音樂導入課程,教師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積極的情緒,使其對新課程將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濃烈的興趣。
視頻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教師在導入新課的過程中,通過展示相關圖表以及直觀教具,模擬相應的地理現象,可以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激發出其學習地理知識興趣。比如七年級地理上冊有一章是介紹“天氣和氣候”,在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播報天氣預報節目,以這種方式導入新課,可以瞬間吸引住學生。
教師在講解初中地理時,如果結合優美的古詩詞名句,可以使學生產生耳目一新和引人入勝的感覺,這樣就可以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例如在講解八年級地理上冊“氣候多樣復雜”時,可以引據“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教材提到“滔滔黃河”時,可以引據“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等等,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通過巧用古詩詞、歌謠、諺語,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初中地理課的教學過程中,有許多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分析總結教學經驗,與時俱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才能制造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從而使得學生學到更多的和更有用的地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