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巧芳
(河北省平鄉縣尋召學區尋召小學,河北 平鄉 054500)
面對社會的快速發展,構建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效率,也被提上學校的教學日程,受到每個教師的關心和關注,成為每個教師所必須面臨和探究的課題。
教師在上課前要充分做好各種準備工作,包括教學內容、教具的選取,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教師在上課前都要爭取做到胸有成竹,課前做好這些,教師在課堂上才能順利進行教學,在出現突發事件的時候,也能從容應對,才不至于課堂上出現突發情況時,教師手慢腳亂,影響教學效果。
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準備一桶水,而且,最好還要有源源不斷的活流水。教師充分掌握教學內容,是教師上好一節課的最基本要求,這主要是對教師的知識儲備層面的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情況,根據教學目標,在教學內容上要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通俗地講,教師本身要做好充分的知識儲備,同時還要考慮到所面對學生的接受能力,合理得安排一節課的信息量,確定好先講什么做好鋪墊,再講什么重要知識,讓學生學得清楚明白,效果好,才能效率高。
課堂上的教學,也要注意教學內容的主次之分,對教學內容中的重點,要重點講解,反復練習,讓學生學懂、學透,能夠做到舉一反三。針對教學難點,教師要合理選取教學方法,突破難點,讓學生聽懂了,難點也就不難了。而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不分輕重,教師一味地滔滔不絕,口若懸河,不顧學生的感受和接受能力,讓學生不知道重點是啥,難點是怎么回事,從而完不成教學目標,達不到預定的教學效果。
也就是充分了解學生。教師要熟悉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清楚學生的個性差異,不但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差別,也要掌握學生的性格特征,針對每個學生的情況做到因材施教。尤其是在課堂提問的時候,既要考試優等生,也要照顧到學困生,讓每個學生都有變現的機會,做到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眼光只盯著尖子生。
數學不僅僅是一個認識過程,體現的更是一種思維過程,可以說,數學更是一種情感教學過程。對于這種情感教學,教會要注意的是培養學生學習的數學興趣。讓學生帶著興趣學習,就不會感到數學學習的枯燥和乏味。
多媒體教學,可以集聲音、圖畫等為一體,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多種感官,可以讓教師授課的內容變得新穎、有趣,易于理解和學習掌握。比如在教學統計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水果雨”的場景——讓不同類的水果以下雨的形式呈現在屏幕上。學生觀察后教師提問“出現了哪幾種水果?各出現了幾個?你能記住嗎?誰有好的方法來幫助大家記清楚?”經過這樣的教學引入,學生就能很快集中注意力,想辦法解決問題,也就很順利、迅速的地引入了統計的內容。能迅速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種師生互動、氣氛活躍的課堂,可以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無疑會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方面,教師在平時要多關心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日常生活,和學生心心相通,打成一片,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這樣,教師就是學生的偶像,是學生學習的目標和榜樣,學生就會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順利完成教學內容,學生還會互相比賽競爭,看誰做得更好。另一方面,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自己的儀容儀表,言談舉止。教師面帶笑容上課,這種歡樂的情緒就會影響學生,學生會感到來自老師的親切感,學生就會產生更加積極的學習動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以真誠的笑容面對學生,學生在聽課的同時,還在和老師進行著情感交流,學生就會更加集中注意力。這樣,學生就會以更加積極樂觀的良好心態參與教師組織的課題學習中,就會感覺到學習的快樂和意義。同時,教師也要多關注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教師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和進步,一有進步就要表揚、鼓勵,以便讓這部分學生樹立信心,激發學生們的求知欲和學習熱情。
在教學新知識前,教師應有意創設生動、愉悅的意境,鞏固復習舊知識,在此基礎上引出新知識,揭示知識間的聯系,從而提高課堂效果。在創設情境上,教師可以聯系生活實際,把故事、游戲引入課堂,也可以布置學生親自動手進行操作。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可創設情境:“麗麗和紅紅兩人吃一個蛋糕,每個人該吃多少?用數學該如何表示?”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會立刻被激發出來,大家七嘴八舌開始想辦法。此時,教師適當引導,自然過渡到教學內容,從而很快就帶學生們進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
總之,遵循教學規律,構建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效率,勢在必行,這也已經成為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所關心關注的課題。但是哪些方法更有效,還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究,以便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