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庫車市第三中學,新疆 庫車 842000)
英語是目前世界性的通用語言,學好英語有利于學生的個體發展。過去英語教學中因為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部分學生會出現啞巴英語的情況,能寫不能說。情景教學的應用能夠實現師生的良性互動,強化學生的主體位置,實現教學效果的提高。想要實現初中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還需要初中英語教師不斷完善并創新教學方法,細化教學內容。要整合教學內容將其融入到課程情景當中,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完善教學方法。本文主要總結在教學工作中的實際經驗,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供同仁們參考與批評指正。
知識來源于現實生活的積累,所以在進行英語課程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場景來構建教學情景,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下開展教學實踐。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構建教學情境,創建符合生活實際的教學環境,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初中英語課程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英語語言的運用,能夠順利地進行交流。在課堂上開展情景教學是實現英語課堂內容生活化的重要渠道,結合生活化的語言和情景來完善教學目標,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比如教授Choose the food you like.要學習:What do we have ;Choose the food for the meal;Let’s go and buy something.學生因為年齡特點,比較喜歡逛超市買零食,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類似超市的教學情境,教師當售貨員,學生當顧客,讓學生嘗試和教師交流。老師:Can I help you? What would you like?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What about……? 同學就會說:I’d like…;How much are they?這種生活化的情景對話,能夠在表演的過程中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有效地提高學習效果。
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作為教學主體一味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學方法單一枯燥,教學過程也過于形式化。這種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沒有任何意義,對于整個英語課程的教學效果也有阻礙作用。通過教學實踐得知:教師的個人魅力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有重要作用。所以在進行情景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可結合教學科目,發揮個人特長,豐富課程內容。教師可以利用板畫對學生進行感官刺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圖表和板畫增強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記憶和理解。比如在教授名詞轉化為形容詞的語法課程時,教師可以設定一個爬山的情景,在黑板上畫出山水花草等:“Look at the sun.Oh,it is very hot.”名詞sun(太陽)可以轉換為sunny(陽光燦爛),緊接著提問:如果是snow、wind、rain,該如何轉換呢?學生就會主動研究并得出結論,snowy(多雪的),windy(風大的),rainy(多雨的)。這種形象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內容,實現新課程內容的接收和應用。
初中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活潑好動,在被動學習的過程中學習效率低,如果帶著興趣主動學習,就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英語教學內容很多都是有特定的情景的,可以讓學生通過個體或組合表演的形式來掌握學習內容,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生生對話、師生對話和劇本表演等內容,這些在表演中掌握英語知識的教學方式能夠實現知識性和趣味性的統一。再比如,在學習進行時的時候,可以創設對話情境,構建情景交流,促進學生們的理解。在創設學生對話情景時,教師要時刻提醒學生進入到情景中去:Where are they? What do they want to do ?甚至可以拿出圖片來讓學生去猜測,將猜測的過程編成進行時的對話,那么學生對現在進行時的一般疑問句式自然地能夠輕松掌握。學生們特別的喜歡聯想,他們會想出許多有意思的事情,只要教師掌控所描述內容與進行時有關,學生們大可盡情地發揮和發問,反復操練后,學生的思維得到了鍛煉,所學習的重點都囊括在了情景教學中了,那么學生們對現在進行時的理解便更加深刻了。
情境交流是實現教學效果提升的重要方法。學生在表演或交流的時候不僅能夠鞏固所學知識,還能夠提高個體自信心,鍛煉其表達能力,這些表演的過程會讓學生增強知識的掌握水平,實現教學效果的提高。
過去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上幾乎沒有情境設置,學習效果受到一定影響。新的社會環境下,科技水平不斷發展,在教學活動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逐漸增多。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完善教學模式,實現英語教學的動態化發展,讓枯燥的英語課程呈現更為豐富的課堂景象。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讓英語教學內容融入了更多的音視頻內容,可以提高英語課堂的趣味性,使英語教學呈現更加多元化的發展。
結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落實情境教學法,需要教師提前做好教學準備,完善教學方式,實現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及情景的有效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強化課堂教學效果。在推進情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引導,重點關注學生的個體特征,及時調整教學安排,保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順利進行,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