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湖村鄉中心小學,江西 上饒 334108)
古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現階段來看,雖然古詩詞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著很大比重,但是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不得法,沒有深入剖析古詩詞,引導學生走進古詩詞,從而使得課堂沉悶,缺少活力,嚴重影響到了古詩詞教學的有效性。對此,教師要認清現狀,改革古詩詞教學方法,為學生創作良好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進而實現高效課堂教學。
要想構建小學語文魅力課堂,關鍵在于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只有肯定其主體作用,才能更好調動其學習主動性,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并與教師互動,進而實現教與學的有效統一。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樂趣,促使學生主動去學習。如,在《靜夜思》這首詩中,教師可以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負責這首詩的講解。課堂前,教師讓學生多朗讀幾遍,然后讓學生談一談詩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將課堂交還給學生,可以最大程度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積累知識,提升能力。
多媒體是在計算機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媒介形態,它融合了文字、聲音、圖片等多種功能,能夠帶給學生更好的視覺沖擊和感官體驗。較比傳統教學,多媒體教學更加靈活多樣,在多媒體的支持下,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于教材和課堂,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不再受阻,且學生可以學習到更多的資源。因此,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來豐富課堂,增強課堂魅力和色彩。如,在《望廬山瀑布》這首詩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這首詩的朗讀視頻,然后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朗讀視頻的帶領下,學生也做到有聲有色的朗讀。同時,借助多媒體,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作者創作這首詩的背景,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寫作風格,從而方便學生了解作者的情感脈絡,加深對詩的理解。
朗讀是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學好古詩詞的重要路徑。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在學習古詩詞時有著一定難度,而朗讀可以讓學生走進古詩詞作者的情感世界,從而減輕學習難度。對此,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朗讀指導,在課堂上多開展古詩詞朗讀比賽,讓學生在朗讀比賽的過程中積累知識,培養興趣[1]。如,在《絕句》這首詩中,教師可以先示范朗讀,然后讓學生自己有感情的去朗讀。在學生熟讀這首詩后,讓學生朗讀比掃,比一比誰朗讀的好?通過這種朗讀比賽,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同時也有利于學生高效學習古詩詞。
所謂探究式教學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獲取知識的一種方法。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學習能力比較強,只有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成功,才會主動去學習,而探究式教學符合了小學生發展的需要,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利用探究式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培養能力和素養[2]。如,在《鄉村四月》這首詩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景象?”讓學生帶著這一問題去學習古詩,可以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有目標、有方向的去思考,進而讓學生在古詩學習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培養學習興趣。
所謂小組合作就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的一種方法。小組合作強調的是以團隊合作,通過小組合作,學生之間可以互通有無,相處促進。不同的學生,其知識儲備也會有著一定的差異,加強小組合作,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開展小組合作[3]。如,在《牧童》這首詩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然后選擇小組代表發言。通過這種小組合作方式,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課外閱讀是積累知識的重要手段,更是彌補學生古詩詞知識儲備不足的重要路徑。小學生之所以會角色古詩詞難學,重要原因就是他們沒有之前沒有接觸過這一類型的文體,而加強課外閱讀,可以培養其學習興趣,豐富其知識視野,發展其思維。作為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為其推薦一些古詩詞,讓學生多讀,從而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4]。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課后多閱讀古詩詞,可采用獎勵小紅旗的方法來激勵學生,對閱讀量達到一定量的學生獎勵小紅旗。另外,教師要適當進行課外閱讀的抽查,對學生課外閱讀質量進行考查,進而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
綜上,古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指導小學生學習古詩詞,不僅可以豐富其情感,提升其人文素養,同時也有利于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作為教師,要認識到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在古詩詞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策略地引導學生學習古詩詞,從而讓學生在古詩詞中陶冶情操、豐富情感,提升素養,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