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羅城初級中學,四川 樂山 614400)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要實現面向“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的轉型和創新,探究式教學法在其中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促進作用。探究式教學法的應用主要意圖在于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以科學和理性的思維去探索化學問題,激發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的主動學習興趣,而這一點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一直是一個重點、難點問題。初中化學的很多課程需要通過實驗來完成,化學教學的實驗操作性其實是極強的,而在這個背景下,運用探究式教學法來引導學生進行化學知識的學習就十分重要,因為學生能夠通過這種教學方法更加具有趣味性地、同時更加簡單地實現對于化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學生還能夠從教師的引導中進一步地養成具有探究性特征的科學素養,便于學生養成對于科學知識的探究習慣。總體而言,初中化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法的運用對于學生而言,一是能夠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二是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是能夠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梢姡骄渴浇虒W法的運用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只從教材來看,其中羅列著很多的化學元素、化學反應的原理知識,這些都是十分枯燥無趣的。因此,教師就需要利用趣味課堂來進行化學原理知識的教學,從興趣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對化學課程進行學習,使學生具有主觀意識的去探究化學原理知識。而在運用具有趣味性特征的探究式教學法時,需要注意兩點,首先是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其次是注意激發學生的探究心理。例如:在初中《水的凈化》化學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利用多媒體放映一些水體污染的圖片(可以包括河水被工業污染、或是泥沙過剩的黃河水等圖片),和一些清澈水源的圖片(可以包括清澈的溪水和泉水、雨水、雪水、家里水管流淌的自來水或是超市飲用純凈水等圖片),通過圖片放映的手段教師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繼而,教師繼續課程引入,“兩組圖片有哪些區別?”學生就會回答“一些水渾濁,一些水純凈”“一些水能喝,一些水不能喝”等等,繼而,教師進一步引導“哪些水能喝?哪些水不能喝?”這時,學生又紛紛回答,繼而教師又進一步引導“怎么把不能喝的水變成能喝的水?”由此引出水的凈化方法的討論。上述教學設計是以層層遞進的探究式引導的方式,首先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繼而從簡至難的引導學生跟隨化學教師的思路進行化學問題的思考,從而達到具有趣味性特征的探究式教學法的有效運用的目的。
化學問題其實都是人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而教師如果以生活化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生活問題的化學課程的學習則是十分科學的一個教學方法,這就需要初中化學教師在化學課堂上多融入一些生活元素,使學生對探索生活問題的科學原理形成主動的學習心理和習慣。例如:在初中化學教材《空氣》教學課程中,就十分適合應用生活相關的教學辦法進行課程講解。教師在“空氣”課程講解中,可以以生活語言小游戲做引導引起空氣的話題討論,例如“你可以用不同的形容詞來形容空氣嗎?或者可以說出與空氣有關的物品或事物嗎?”這時,學生就會跟隨教師的思路自主地、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切與“空氣”有關的詞匯或者物質。在進行了融入生活元素的游戲引導熱身后,教師正式進入“空氣”教學,“我們在生活中時刻都可以感覺到空氣,如何用實驗的方法來驗證空氣的存在呢?”,繼而,教師通過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來進一步地講解如何通過化學實驗的方法來驗證空氣的存在,同時實驗也將空氣含有的成分展現了出來,同時引導學生學習“純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全部課程下來,教師可以做出如下總結,“這就是化學實驗的奧秘,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物質都可以通過化學原理來解釋?!币源?,教師進一步地為學生埋下“生活化學值得探究”的種子。
在初中化學課堂上,教師進行提問是十分普遍的現象,而教師需要重視的是如何使提問引導的有效性得到提升,提問引導的探究式教學法的運用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提問的有效性,這種方法顧名思義,就是將課堂提問融入引發學生探究的心理暗示。例如:在初中化學《質量守恒定律》教學中,教師以探究式提問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這時教師可以做如下課程提問引入,“例如火柴燃燒后會出現怎樣的變化?菜刀遇水生銹后會出現怎樣的變化?”,這種提問引入會引起學生對這些問題的探究心理,進而教師可以通過進一步的提問引導使學生的思考集中在“這些生活問題與化學有什么關系?”、“組成物質的分子和原子會產生變化嗎?”、“這種化學反應變化怎么用化學的方法來驗證?”、“都存在物質變化,有什么規律可循嗎?”等與課程相關的問題探索上。增加融入探究色彩的提問教學,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探究心理,從而有利于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素養。
為了提高教師對初中化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法運用的重視性,本文對探究式教學法的重要性進行了總結分析。同時,本文又以趣味性探究教學法、生活化探究教學法、提問引導探究教學法等多種探究式教學法的運用來啟發初中化學教師的教學思路,希望教師能夠通過探究式教學法的運用,不斷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