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與管理學院,北京 102206)
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起,許多國家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能素養,開始在體育教學過程之中應用練習指導法,進一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關要領。在我國的高校體育課程中,練習指導法也得到了深入廣泛的應用,具有如下幾點優勢:技術要求較低,流程較為簡單,可以充分發揮時間資源優勢,來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全面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及動作要領掌握能力。在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組織學生練習,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動作要領掌握能力,練習治療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訓練積極性和訓練熱情,使得他們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體育鍛煉之中,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訓練習慣。
練習治療法通常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練習方法,第二是指導方法。練習方法主要包括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常常使用的重復法、變換法、循環法、競賽法和游戲法等等,而指導方法則是教師通過個人的語言,動作示范、動作分解等多種實踐方法,對于學生的動作進行糾正和完善。近幾年來,我國的高校體育課程之中也開始逐漸使用這種方法,教學反響練較好,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熱烈歡迎。它對于加強體育教學,促進學生素質的增強,提供了科學有效的指導方法。根據性質進行劃分,練習指導法主要可分為動作技能練習、心理素質練習和行為習慣練習三個方面。
通過筆者的調查研究,不同的教師在對學生,教學過程中應用練習指導法的方式方法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例如部分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空間,采用放任自由的訓練方法,盡可能地讓學生自主練習。而有些學生,則為學生制定了繁重的任務,讓學生勤學苦練,反復的掌握動作要領,部分教師在應用練習指導法的時候,并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人能力和外界的現實情況,導致沒有取得預想效果。這些問題對于體育教學水平提高帶來了一定的傷害,沒有充分發揮練習指導法的作用。
究其原因,主要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教師的主觀因素,部分教師存在教學態度不端正,責任心不夠的問題,對于學生的指導總是采用放任自流的態度,指導不夠全面細心。部分教師對于教學方法研究不夠深入,并沒有采用更加先進的教學模式,依然采用老一套的粗放式教學法。第二,客觀的影響因素。當前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還不夠好,許多時候表現為重理論而輕實踐的情況,沒有充分地將理論應用到教學過程中去,導致教學效果不佳。體育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理論與示范講解往往是穿插進行、融合進行的,許多教師對于這種融合性認識不夠,導致教學方法和練習指導前后脫節,在實踐過程中出現了偏差。
一般而言,練習指導教學時機往往是在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存在疑惑的時候,教師對于學生的疑惑進行指導和答疑,給他們解決問題,并鼓勵他們繼續加強練習,增強他們參與體育訓練的積極性。在開展練習指導教學過程中,教師發現學生出現動作錯誤的時候,要及時予以糾正,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避免練習過程中發生錯誤定型的情況。例如當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籃球運球訓練的時候,如果發現有些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存在翻腕、走步的情況,就必須對這部分學生立刻進行修改,給他們講解錯誤出在什么地方,并進行正確的示范,避免他們養成錯誤的運球習慣。如果學生在運球期間感覺強度過大,教師就應當適當地減少練習次數,并與其他項目穿插進行,避免學生發生受傷的情況。
在進行體育練習指導的時候,教師需要選擇更加寬廣的訓練場地,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保持齊整的隊形,使得整個教學過程更加有序。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更好地觀察所有學生的練習狀態,能夠及時發現他們動作要領存在的問題,并加強指導和修改。在對學生進行排序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生的隊形隊列進行適當地調整,例如將動作要領掌握不夠熟練、存在一定錯誤的學生,安排在靠近隊伍中間的方位,從而更加便捷地觀察他們的動作要領是否得到改善,同時教師要從多個方位、多個視角進行工作要領示范,使得所有的學生都能夠看清楚看明白。
現在帶領學生進行練習指導的時候,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方式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身體感官,可以利用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交流方式進行指導。例如在帶領學生進行羽毛球發球練習的時候,從視覺角度上,可以進行動作要領示范和手勢引導;從聽覺角度上,要對他們耐心的講解,進行客觀的評價,下達清晰的口令;在觸覺指導方面,要引導他們時刻注重握拍的力度和方式,保持時松時緊、外松內緊、靈活揮拍的狀態。通過多種方式進行練習指導,學生的動作要領會更加規范,學習理解也更加深刻,顯著提高了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練習指導法對于提高高校體育教學的效果和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學校和教師應當更加重視這種訓練方法,將其應用到教學實踐之中,一方面可以及時地對學生的動作要領進行指導,對錯誤的動作進行及時修改,避免學生形成錯誤的動作習慣。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素質,增強對于體育訓練的興趣,引導他們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