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科技職業學院,山東 東營 257335)
在目前,很對專科院校對于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也是基于這樣的出發點,針對性的提出相關的優化策略,以提升專科院校會計專業的學生們的發展水平和就業的能力,爭取為社會和企業輸送更多的高質量人才。
(一)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專科院校為了提升會計專業的學生們的就業能力,在幫助學生們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就是說,很多的課程設置都是圍繞學生們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展開的。這樣的話就過分的注重學生們會計基礎知識的指導,但是很多企也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不僅僅需需要基礎的會計員工,更需要專業性更強的高素質管理人才,比如說總賬崗位、報表崗位和審計崗位等等。所以專科院校的課程設置應該更加全面,以提升學生們在就業中的競爭優勢[1]。
(二)重理論,輕實踐的情況比較普遍。這是很多的專科院校都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對于學生們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考核的很多,但是學生們實踐的次數卻很少,甚至在很多學生畢業了都沒有專門的實踐經歷。這樣的情況從長期來講是非常嚴重的。因為學生們在走上社會以后,實踐能力如果沒有能專門得到培養,很容易出現就業能力減弱,或者說不能滿足企業對于人才的需要,甚至有些學生出現實力過弱影響就業的情況。這對于學生就業的發展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一)專科院校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制定專門的會計人才培養方案。專科院校在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方針上,要根據實際社會的需要情況和學生們的就業方向來制定專門的教學方案。縱觀目前高校的教育情況,專科院校作為專門培養一線技術人才的地方,會計專業的學生們應該具有高水平的專業技能和相關的財務能力,這樣才能滿足企業對于財務人員的技能和知識的需求。在專科院校建立的以就業為培養人才的模式中,可以請專門的財務人員對于學生們的財務課程進行指導,不僅僅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點,還有企業中需要面臨的各種財務問題都可以進行詳細的指導和教學。在制定專門的會計人才培養的方案中,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比如說課程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師資力量的提升、課程體系的規劃、教學內容標準的制定等,對于會計專業學生始終要以就業為培養人才的重點,在此基礎之上,還要強化學生們的實踐運用能力,并且針對性的研究各地企業對于會計人才的衡量準則,這樣才能保證在學生們就業率的情況下,還能有效的提升他們崗位適應的能力。實現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的目標。
(二)提升會計教師團隊的業務素質。專科院校在培養專業性人才的時候,專業素質始終是最關鍵的,會計專業的教師團隊的業務素質對于學生們專業能力的影響又是最大的,所以要想提升學生們的專業水平,就要盡可能的提升會計專業教師團隊的師資水平,不斷的強化每個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并且一定要采取相關的考核制度來明確老師們的真實水平。學校方面,也要積極的安排專業的培養,邀請專業的財務人員對于老師們進行培訓,幫助教師們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也能不斷的學習和進步,積極加強不同學校之間的交流和研討,學習其他學校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策略[2]。作為教師們自己,也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在不斷完善專業素質的基礎上,對于財務管理、金融、法律、審計等相關的知識也要多涉及,以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在各種培訓、研討會、崗位實踐等教學活動中不斷的積累教學經驗,學習優秀先進的教學方法,以此幫助會計專業的學生進一步提升專業能力。學校還可以和社會上的企業單位或者是會計事務所保持聯系建立有效的合作,讓學生們能定期的進去學習或者是實踐,以此彌補會計專業的學生們在實踐方面的缺陷,保證學生們的實踐水平可以達到將來企業的用人標準。
(三)幫助學生們做好職業規劃,讓他們以更加飽滿的狀態進入社會。不難發現,有一部分學生對于自己將來的職業生涯的規劃還是模糊不清的,這點對于學生進入社會以后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很多的學生因為對自己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所以在剛剛進入到社會工作崗位以后,因為不適應或者是其他原因,很容易在工作崗位上打退堂鼓,甚至有些學生一蹶不振,不愿意工作。這是我們非常不愿意看到的。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頻頻發生,學校應該針對本校學生有專門的職業規劃的教育,讓能以更加激情、飽滿的狀態進入到社會。就像會計專業的學生,要幫助他們在認清自己的同時,做好職業的規劃,這樣才能有效的提升他們的就業能力,避免出現被社會淘汰的情況。
通過上面的闡述我們也知道專科院校在會計專業的教育中暴露的問題以及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當然,專科院校要做的不僅僅是上面提到的,還有幫助學生們了解行業發展的趨勢,提升學生們的知識運用能力等等,這樣才能確保為社會輸送高質量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