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臺市臨西縣第四初級中學,河北 邢臺 054900)
在初中數學的課程學習過程中,由于初中數學更為考驗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部分學生可能會出現對數學基礎概念知識學習困難的情況,長此以往,會逐漸消磨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導致學生成績的下降。在此,教師可以選取微課的教學模式,首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采取多樣化的微課模式降低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難度,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最終實現對學生數學方面綜合能力素質的全面提升。
在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下,教師常常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為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的絕大多數時間都花費在了對數學基礎知識點以及概念公式的講解方面,忽略了對學生學習狀態和知識儲備水平的了解,所以也會導致部分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從而引發數學成績的下降。在此階段,教師可以選取微課的教學模式,根據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現狀與學習潛能,為其選取最為恰當的微課,實現對學生的針對性教學【1】。
比如在“相似三角形”相關知識點的學習過程中,其主要教學目的為引導學生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別法則,做到能夠正確應用相關概念解決數學問題。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學習對全等三角形掌握充分的學生來說比較簡單,然而對另一部分學生來說就具有較高的學習難度。因此,教師可以在課程講解過程中為學生展示兩種微課:一種是在比較基礎的線段比例類問題內引入相似三角形,實現相似三角形概念的簡單普及,另一種則是在相對而言較為復雜的問題中解決相似三角形的問題,完成對學生的拓展提升。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開展前根據學生的不同知識掌握水平要求學生觀看不同的微課視頻,并且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教學反饋,以便根據學生的不同預習水平展開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由于小學階段的數學課程主要為基礎性知識點的講解介紹,而初中階段的數學課程涉及到了一些邏輯性較強的知識點學習,因此在小學到初中的學生角色轉換階段,常常有一些學生會認為數學課程的學習難度較大,引發對數學課程學習興趣的下降與學習信心的喪失的問題【2】。對此,教師應該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初中階段數學課程中的重難點問題,而微課教學模式可以花費較少的時間完成對單一知識點的詳細講解,便于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對重難點知識點預習或復習,以便實現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完成對重難點內容的系統性學習,幫助學生走出數學重難點知識的學習困境,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信心與興趣。
比如在“反比例函數”的學習過程中,課程的重難點為引導學生掌握理解掌握反比例函數的圖像與概念。其中,大部分學生可能會出現對于k>0或k<0情況下y=k/x圖像以及性質的相關差異的理解困難的情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設計并展示反比例函數的圖像形成過程,并將此過程設計為微課視頻,教師即可將此微課視頻進行反復性的播放或暫停,通過動態的圖像變化情況,以一種更為直觀的角度幫助學生了解到反比例函數在兩種不同情況下的性質差異,實現對學生重難點內容的突破性教學,培養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
數學作為一門應用類學科,是學習許多現代科學必須掌握的學科,因此打好數學課程的學習基礎對學生未來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傳統的數學課堂中,教師往往會采取為學生布置習題家庭作業的方法,了解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掌握情況,再展開對學生的鞏固性教學。然而這種教學方法很難發揮出真正的作用,教師也很難擁有足夠的精力來幫助每一位學生解決自身問題。在此情況下,教師即可利用微課的教學模式,設計出相應的習題講解類微課,使學生實現自主學習,完成對舊知識點的復習鞏固。
比如在“冪的乘方”相關知識點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課程講解過程中的習題完成情況進行學生知識點掌握水平的歸納性整理收集,再將學生容易出現問題的錯題進行匯總,并制作相關的錯題講解微課視頻。其中,在錯題講解的微課視頻中,教師可以在習題講解過程中適當的插入冪的乘方課程學習過程中的相關知識概念,加深學生對課程的學習理解印象。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完成對微課視頻的觀看,達到數學課程教學效率的最大化。與此同時,這種采取微課視頻的講解方式,也方便了學生能夠跟隨自己的思維步伐完成對錯題的鞏固性復習,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總而言之,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在教育領域內應用多媒體技術已然成為了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在初中數學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該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大力推行微課的教學模式,打造高效率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