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宿遷分校,江蘇 南京 210000)
欣賞教學是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內容,對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核心素養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美術教師需要從激發學生的興趣著手,對美術教學的模式進行創新與優化,以此來提升學生對于美術教學的參與度,促使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現階段的小學美術教學中,欣賞教學是教學的難點,主要是由于欣賞教學不同于動手實踐,教學內容中的綜合知識過多,容易導致灌輸式教學模式的再次出現,這就會使欣賞教學變得枯燥失去吸引力。同時,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相對較弱,在欣賞作品后,難以通過適合的語言來進行表述,這影響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另外,有些教師仍然采用面面俱到的講解式教學,形式較為單一,使所欣賞的藝術作品失去了應有吸引力,導致了欣賞教學的實效性受到了影響。
在小學美術欣賞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藝術素養的提升,使學生能夠對美術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因此,美術教師要在和諧平等師生關系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及實際需求,選擇那些顏色豐富,具有較強層次感的美術作品進行小學美術欣賞教學,這些作品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發揮,從而有效的提升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教學《色彩中的冷與暖》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展示生活中的冷暖色作品,如肖淑芳的水彩作品《丁香花》,引導學生觀察其色性及表現形式,這幅水彩畫通過大面積的綠色來呈現寧靜、高貴和典雅。通過欣賞這幅作品,教師提出問題:“你是怎樣理解冷暖色的?”并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最后總結出,冷暖色是能讓人產生不同溫度感覺的色彩。從而有效的提升美術教學的趣味性,而且還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1]。
創設具有趣味性的欣賞情景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2]。在欣賞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欣賞作品的內容來創設教學情景,通過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欣賞情景,使學生融入到生動形象的情景之中,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專注度,加深學生對于美術知識的理解,從而有效的提升了美術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學《迷人的動畫片》時,教學就可以為學生設計一個由水墨動畫、木偶動畫、剪紙動畫和電腦合成動畫組成的動畫短視頻課件,并鼓勵學生模仿動畫片的角色進行表演,并在學生進行表演的過程中,通過提問來引導學生探究動畫片中所蘊含的藝術性。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可以從藝術的角度來理解美術,從而提升美術學習的質量。
小學生天性就喜歡游戲,教師在進行美術欣賞教學時運用游戲教學法可以提升欣賞教學的趣味性,提升美術教學的效果[3]。因此,要想使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參與到丘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就應當運用最具吸引力的游戲教學法,來活躍美術欣賞教學課堂的氛圍,使學生在歡樂中學習美術,在欣賞中找到快樂,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小學生都非常愛聽故事,教師就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通過美術故事來引導學生欣賞美術作品,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升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的質量。
例如,在欣賞徐悲鴻《奔馬》這幅作品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講述一個有關大草原上馬兒的故事,通過有趣的故事,使學生更好的體會美術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藝術氛圍,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還豐富了學生的美術知識,極大的提升了欣賞教學的趣味性和教學的質量,并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全面的發展。
在欣賞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從藝術的層面進行觀察與欣賞,對作品的線條、色彩、構圖開展探究,從中體會美術作品的藝術表現力。這可以激發學生的欣賞熱情,強化學生的美術知識。
例如,在欣賞齊白石的《蛙聲十里出山泉》,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從藝術的角度出發觀察作品中的線條美。教師再對學生介紹齊白石及其作品,使學生可以更加細致的感受作品當中的藝術美,從而提升學生的欣賞能力。
結論:總之,只有增強美術欣賞教學的趣味性,學生才能夠更好的參與到美術學習活動中來。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選擇適合的作品,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并利用趣味故事和游戲教學法,引導學生從藝術的角度來欣賞作品,從而提升學生的欣賞能力和欣賞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