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大冶市還地橋鎮小學,湖北 大冶 435112)
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以互聯網為載體的教學方式對當前學校課堂教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全方位掌握教育資源,最大限度地優化教育方法,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本文從小學語文教學的角度出發,分析了當前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的現狀及策略,希望可以為各位相關教師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首先,信息技術依賴互聯網,其資料的豐富程度是任何其他的媒體所無法企及的。語文課本身就是一個綜合性的科目,而單篇的課文所包含的內容非常有限,信息技術可以為課文提供最全面、最豐富的拓展內容。
其次,信息技術形式豐富靈活,可以提供各種體裁、題材的內容。相對于課本課文的單調,信息技術可以提供圖片、音頻、視頻、動畫乃至歌曲和音樂的內容。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這些生動活潑的內容對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重要的作用。
再次,信息技術依賴電腦,預先編程,有現成的用戶系統。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為課堂教學搜集拓展內容時,只要選用適合的軟件,就可以根據命題輕松查找和提取所需的資料。同時,依靠電腦,教師也可以對所提取的資料進行修改、剪輯和編輯,以使其適應具體的教學內容。
綜上,信息技術以其豐富的資料內容,靈活多樣的形式以及高度的易用性,在小學語文教學及其拓展內容中具有重大的應用價值。
首先,教師往往對應用信息技術拓展課堂教學內容缺乏認識。傳統的教學模式完全依賴課本,所有教學內容都編織在教師對課本的講授中。受了經驗的束縛,許多語文教師只專注于課本內容,對課本外的拓展內容缺乏認識,也不知道如何利用拓展內容來輔助實現教學目標。
其次,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不熟練,對拓展資料選擇不當或缺乏適當的加工,使其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語文課本身是一門綜合的科目,針對一篇課文乃至一個知識點都可以搜集到海量的拓展資料。如果資料選擇不當,則拓展內容不但無助于實現教學目標,反而可能引起學生誤解甚至反感。
再次,教師對信息技術的優勢認識不足,不能充分發揮拓展內容的效力。信息技術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供拓展內容有兩大優勢,一是資料豐富,再是形式靈活多樣。很多教師只重視前者而忽略了后者,于是拓展內容變成了課本的翻版,其中活潑有趣的部分被沖淡甚至取消了。這樣就是信息技術所應發揮的優勢大打了折扣。
所以要使信息技術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最大的優勢,首先要求語文教師能夠端正認識,熟練掌握信息技術的應有,并能根據拓展資料適當調整教學方法。
信息技術為小學語文課堂提供拓展內容有兩大優勢,其中最不可取代的還是形式的多樣性。小學生受到年齡的限制,其注意力和理解力都有不足。教師通過信息技術可以對教學內容設置有針對性的拓展內容。對于比較枯燥、單調的課文內容,教師可以選擇比較活潑的拓展內容,如圖片、動畫甚至小游戲等,來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難點。現今比較流行的“情境式教學”就是這種教學策略的應用實例。比如說六年級語文《北京的春節》一課,課文中的很多內容是北京地區的特色,北京以外地區的學生,尤其是南方的學生對這些內容是缺乏體驗的。針對這個情況,教師可以準備一個拓展內容:介紹北京春節風俗的小視頻,在授課前讓學生觀看。通過觀看視頻,再配以教師的指點,學生對北京春節的風俗可以獲得一個直觀而具體的認識。預先有了這種認識,學生再閱讀課文時就比較容易獲得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既能增加其閱讀的樂趣,也有助于其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課文的內容也是有限的,但小學語文教學卻不應該局限在有限的內容之中。信息技術為語文課堂提供了豐富的拓展內容,這些內容既是對課本內容的強化也是提高。在課下的預習和復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預先準備好相關的拓展內容,供學生自主取用。這些拓展內容既與課上內容相聯系,又對課上內容有所補充,使學生的眼界擴展到課本之外。隨著眼界的擴展,學生自主思考的層次也會相應的提高,更好的思考能力當然也就意味著更好的學習效果。以《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為例,課文是側重對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描寫。在拓展內容中,教師可以用視頻、動畫進一步介紹小興安嶺氣候、物產和風土人情等內容。這樣就使學生對小興安嶺有了一個更具廣度的認識,于是在學習課文內容時可以引發聯想、加深認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應用將不斷加深加強。廣闊的互聯網使語文教學突破了課堂的局限,使學生的視野從書本擴展到大千世界,使教師的教學手段變得豐富多彩。在這種潮流中,語文教師應充分認識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優勢,發展適應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實現課上內容和拓展內容的雙豐收,培養出視野開闊、能夠深層次思考的素質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