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南川區隆化第三小學校,重慶 408400)
鳥聲,嘰嘰喳喳;水聲,滴滴答答;雨聲,淅淅瀝瀝;風聲,呼呼啦呼……這些學生身邊最常見的自然界里的聲音都可以與音樂聯系起來。好的音樂可以給人帶來美的感受,陶冶人的情操;人們可以從音樂中找尋自己的初心和理想;音樂也可以給身處逆境之人以心靈安慰……音樂是人們的精神食糧。作為小學音樂教師自然是要將音樂發揚光大,傳播到更多的地方,讓更多的人受益。在此,本人便談談自己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一些有效性策略措施,希望能給廣大音樂教師提供一個微不足道的參考。
做事從“小”做起,小學階段便是孩童學生生涯得正式的第一站,這一站里面的事物皆不可忽略,即便是被世人所認為的音樂科目。盧梭曾說“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由此可知興趣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成功的秘籍在于興趣,教師要善于把握這一點,根據小學生的心理情況以及小學生的興趣從而為學生開展課堂教學。教學也不是傳統的教學而是要教師根據現實情況而進行優化,從而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例如: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上課時將某一首歌教給學生,然后帶領學生多唱幾遍,以此去參加合唱比賽等。新型的教學不應是如此單一,其中形式應該是多樣的。比如在課堂內教師給學生講解即將要學的某一首歌的背景知識;其次帶領學生認識所涉及到的樂器并讓學生實際的感受;最后教師教師要聲情并茂的帶領學生學會某首歌,在音樂中去感受作者蘊含在里面的復雜情感,從而讓學生能夠帶著感情將此首歌唱出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講解時的語言方面要注意,要以詼諧幽默或者是賦予個人特色的方式進行講解,不要是照本宣科的念課本,念ppt等。
學習,自然是以學生為主的。學生才是整個教育的主要對象,教師的存在是為學生而服務的,所以教師要深刻認識自己的角色,從而做出正確的措施。音樂在基礎教育中的比重將會越來越大,所以教師要將此重視起來建立高效課堂傳授學生更多的知識,而不是隨意打發了事。教師在課堂中要引領學生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最后得出正確的結論,學到正確的知識。相較于語文數學英語等在中考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科目來說,音樂確是顯得不那么重要,并且在實際生活中也不像物理等科目使用廣泛。高雅的音樂還未普及,流行音樂逐漸占領市場,而人們的精神世界仍然一片空虛。
小學生是八九點的太陽,是國家的花朵,更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所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學生必須要做到的。音樂在其中所占份例并不少,所以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相應的課堂教學時要以學生為主,構建高效課堂。教師要多多與學生進行有效性的互動,而不是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教師需要以互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帶著學生的思路往前走,探索廣泛的音樂世界。
音樂中最重要的即是學生的節奏感,節奏感強的學生對音樂就很敏感,能夠很快與音樂建立起溝通的橋梁,從而以最快的速度將某一首歌或者某一首曲子學會。節奏感是天生的,不管它與胎教有無關系,但是已經到小學階段事實已定,只能通過后期的努力去改變它。所以教師要對此進行一個探究,并給出相應的措施來培養學生的節奏感。游戲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一來滿足了小學生天性愛玩的性子,二來也能培養學生的節奏感,何樂而不為呢?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習的具體內容而去制定對應的游戲教學模式。
例如: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完全可以將練耳訓練借助游戲的形式展開,可以在游戲中來有效鍛煉學生對于音高的辨識,進而培養他們具備更好的音樂素養。在音階的學習中,教師要學會利用周圍的事物引導學生去接觸音階。比如教師可以利用隨處可見的玻璃瓶裝上不同高度的水,并將其從水多的瓶子到水少的瓶子的順序排列好,這時在敲打瓶口之時將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這便是不同的音階。這樣的敲打方式也是一個很有趣的游戲,學生在熟悉了其中的操作之后也就會激發學生游戲的樂趣了。游戲化的教學對學生學懂音樂將會有巨大的幫助,教師要充分利用此種方法去引導學生教學。
結語:音樂是普通的大眾的音樂,而不是被誰占為己有的音樂。不僅是中學生,大學生又或者是學習音樂的學生才能進行對音樂的學習,小學生同樣可以,而且在小學階段學習能夠起到中學階段所無法取得的巨大作用。學生所處階段不同,對知識的接受程度也就不同,所以在小學階段學習音樂是一個非常好的決定。學生具有特殊性,教師在教學時也要做出相應的策略措施而不是原模原樣的照搬其他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