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青山湖區棠溪小學,江西 南昌 330012)
在眼下的教育體制改革之中,如何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完善教學體制,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教學效果的提升需要從教學的多個層次入手,需要多方通力合作,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積累經驗,形成有效體系,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核心素養的養成。所謂分層教學,它不僅是對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的貫徹,在某種意義上更是發展學生個性,提升自身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在當前提倡課堂教育差異化的背景之下,落實分層教學是對學生群體中存在的現有差距的尊重,在對此差距的分析的基礎之上,我們提倡分層化教學,讓學生在足夠的空間里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在整體上有利于逐步提升教學水平,值得進一步的推廣。
由于在當前的教學體制之中,大多數學生處在相對被動消極的接受知識和理解知識的狀態之中,就其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否靈活運用知識去解決其他問題,即是否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這在某種程度上依賴于合理的分層教學體制的實施。值得關注的是,在大部分的課堂實踐中,教師都是從整體對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評價,并基于此探究更深層次的教學實施方案的。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教師在進行備課教學時,往往不太容易注意到學生之中存在理解能力與學習能力差異的存在,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教師沒有辦法在細節處做到針對性教學,教學效果也得不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大打折扣[1]。
針對性的因材施教并不意味著絕對意義上的個體教學,事實上,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教育資源的配置尚且還未到到如此豐富的程度,在此背景下,我們需要通過調整教學體制來達到最大程度的資源優化配置。而分層教學正是在這種需求之下受到人們廣泛關注的。
簡單來說,通過分層化教學能夠將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進行分級,但這并不意味著區別化對待。這只是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下,為了最大程度地提升教學質量,對教學資源的合理分配所進行的一種嘗試。學生在學習能力上存在的差異是可以消除的,這需要通過針對化的教學方案的探討與實施才能加以實現,秉持著這樣的原則,我們提倡推進分層化教學在課堂上的進一步普及。
其次,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通過教學分層體制的改革,學生表現出了相較于以往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這是分層體制改革改革最為直觀的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對于自身學習狀態的層級認識,在此基礎上,他們更能明顯感受到自身的進步與變化。以往的教學評價通常只在班級整體之上把握學生的掌握程度,而在實施層級改革之后,教師們更加側重于一段時間以來學生在自我認識和學習能力方面的提升,
毋庸置疑,備課是課堂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如何實現高效率,有質量的備課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分層次教學的背景之下,備課工作的開展則更有幾點需要人們注意的地方。
首先,關注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在對課程整體的把握過程中,首先不能忽視的就是對學生的接受能力進行合理評估,在提倡減輕學生負擔的當下,如何把握課程任務和學生負擔的平衡成為了十分重要的問題。而在備課過程中,教師不應只是關注與課時任務的完成和合理分配,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興趣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2]。
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是無法貫徹實施分層教學中因材施教的基本要求的,這也就意味著,我們要求教師要充分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自我探究,同時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分組學習,以提升教學質量。分層指導性的教學活動的開展一方面離不開學生的積極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這與教師的悉心指導也有很大的關系。以小學數學課堂為例,教師在完成課時任務后,可以依據平時學生的表現和學習能力的差異進行分組,此類分組需要合理的組織分配,我們提倡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在學習態度和方法上做出榜樣和帶頭作用,小組成員相互幫助,相互學習才是我們追求的理想效果。這樣能夠很好地提升教學效率。
在學生能夠進行小組分工合作的基礎上,教師在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能夠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善于傾聽學生的意見與感受,在此基礎上進行課程安排,這是對教師的課程安排的具體要求。
總體來說,教學目標的種類多種多樣,學習能力的提升只是其中的一種。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層級分配之前,我們需要對于教學目標有一個更加客觀的認識,比如說,在學習三棱錐體積的計算公式時,我們需要明白對于一部分能力較強的學生,他們所關注的更多的可能是計算規則多面體的體積的通用方法,在此基礎上,對于課程目標進行進一步的調整,合理配置教學資源,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學質量。
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需要在教學方法和教學體系上尋求新的突破,分層次教學作為貫徹因材施教理念的教學方法值得受到更多的關注,需要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發現新問題,積累更多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