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安縣第四小學,河北 廊坊 065000)
英國著名的教育家洛克有句至理名言:“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全的身體。”隨著中小學體育課程的改革,體育課程又與健康拉起了手,而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又是體育與健康課程的一項重要指標,因此在教學中,必須把體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關注學生身心發展。
(一)樹立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思想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體育知識,技能學習,更要關注學生的興趣、情感、意志、抱負的發展,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發展的巨大可能性,提倡多樣化、創造性,反對劃一性和一味的模仿重復,一切要從學生發展出發, 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使體育教學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過程。例如:我在教學投擲課程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把投擲的沙包變成了紙飛機,這時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在創設教學環節時,我選擇了與實事相結合,“伸出雙手,獻出愛心”抗震救援。大家用飛機把救援物資運到汶川災區,由于交通堵塞,只能向災區投擲食物和生活用品,大家把紙飛機變成紙團練習投擲投擲,一個紙團比較輕 ,不容易投遠、投準,把小組紙團合在一起投,學生在學習技能中體會到合作的快樂。所以我們要在實踐中積累教學經驗,來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業務水平。
(二)明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立場出發,用“學生的思維”去思考,用“學生的眼光”去觀察,用“學生的情感”去體驗,尊重、理解、信任、關懷每一個學生,為他們提供思考、創造、表現及成功的機會,從而促進每個學生主動積極的發展。例如“抗震救援”投擲紙飛機這節課,紙飛機很難投到一個固定的地方,讓學生有一個思考的空間,孩子們都喜歡看 “變形金剛”,在教師適當的點播“飛機變身”,有的同學立刻想到了把飛機變成一個紙團,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悅,更加認真練習,有的同學突發奇想把小組的紙飛機變成一個大紙團,投得更準更遠了。所以從學生的角度思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建立平等合作的觀念新的教學是師生交流積極互動,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過程,是師生人格與精神相遇,相互補充的過程,是師生人格與精神相遇、相容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師生共同分離彼此的思考與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與理念,求的新的發現,形成一個學生共同體。如:低年級跳繩課上,因為學生剛剛接觸跳繩,不會跳,老師帶著同學們雙人跳,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和合作的快樂。即增進了師生情,也學習了技術。高年級跳繩中師生共同合作、競賽,創編花樣。這樣創造出一種和諧的氛圍。對教學而言,意味著人人參與,平等對話,相互合作,不僅是教學活動的一種方式,而且是充盈與師生之間一種教育情景和氛圍,對學生而言,意味著心態的開放,主體性的突現,性的張揚,創造性的解放。
優化課堂教學心理環境的核心就在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真誠關心愛護,鼓勵學生,理解每個學生的心靈,尊重學生得人格,并以此贏得學生的信賴,就會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如在課間我和同學們一起做游戲,建立自己完美的形象,用教師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把師生關系建立在亦師亦友的這種環境中。課上在這種心理環境中,師生雙方就能敞開心扉,無拘無束進行交流,相互啟發,相互接納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主體性可以得到充分發揮。
教師心理狀態和情趣影響整個課堂氛圍,教師若能用真誠的微笑、友善的目光、親切的贊語營造和諧的教學氣氛,就能喚起學生的愉悅、興奮的心理狀態。例如:在學習學習前滾翻的時候,有的學生由于兩手臂用力不同,滾動方向就發生了變化,教師及時給與幫助,親切的話語讓學生更加的認真練習了。相反,教師的斥責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從而使學生失去信心,不愿意練習,導致師生關系冷漠和教學氣氛緊張。所以教師要給學生創設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
(三)組織豐富的教學活動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激發創造的潛能,教師要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和活動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去體驗、感受、認識、豐富的內心世界,發展心理素質,可具體采用多種方式。如:自主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和知識競賽。
(四)運用積極評價手段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經常性的評價,同時也能促進和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應力求通過客觀公正的評價,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歡樂,學習的興趣和信心,讓學生樹立良好的自我意識,激起積極進取的動力,營造互學互助,相互激勵,積極進取的教學氛圍。所以只有把體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整和課堂教學中各個要素,使教學成為師生情感交流,理智碰撞、人格感染的過程,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和人格的行成。
因此,學校體育教學應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