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嶺市懷德鎮四道崗小學校,吉林 公主嶺 136121)
小學六年級可以說是一個分水嶺,學生的閱讀能力差異開始逐漸顯現,在小升初的巨大壓力下,很多語文教師和學生對于閱讀教學的重視有所降低。筆者作為執教六年級語文多年的教師,針對這個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自己幾點建議;例如首先語文教師自身要學會“放權”,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閱讀權利和質疑權利;注重閱讀技巧的講解,幫助學生攻克閱讀理解題目;協調好課內外閱讀素材,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這些策略涵蓋了閱讀教學內容的優化、語文考試中閱讀理解題目講解、閱讀習慣培養等層面,這和六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水準、小升初語文考試考查方向也是契合的。六年級語文教師要針對問題制定教學策略,在完成閱讀教學目標的同時,解決學生閱讀上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在語文考試中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績。
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獨立思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把這種獨立思維運用到閱讀中,鼓勵學生對課文提出不一樣的看法,敢于對課本、教師教學內容提出質疑。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少年閏土》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通過板書羅列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例如少年和中年閏土有哪些變化?閏土的變化體現在哪些方面?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針對這些問題進行獨立思考,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質疑和探索,學生從課文中找到了關于閏土外貌的描寫,例如少年時代紅潤的臉色,機靈的眼神,利索的動作,經典的月下捕猹畫面;中年閏土差點讓“我”沒有認出來,灰暗呆滯的眼神、干瘦的臉龐、沉默不語的性格。學生結合自己的發現,提出了自己的問題: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閏土的變化?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想魯迅生活的年代,軍閥混戰、列強入侵,中國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學生總結出黑暗的封建制度讓閏土嘗盡了生活的艱辛,漸漸讓他麻木渾渾噩噩,這也是當時很多中國人的生活狀態,學生自主歸納出國家強大、民族獨立,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這就是學生自己的閱讀體驗。
小升初的壓力讓很多語文教師采取了“題海戰”,很多學生也在經歷著各種各樣的考試,這對于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很大的挑戰。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不能單純地讓學生閱讀,而是要在閱讀中滲透閱讀技巧的教學,例如閱讀批注、提綱式閱讀、閱讀標記等技巧,在幫助學生定位閱讀重點的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教師在講解課文時,可以結合課后練習題,把課文轉化為一篇閱讀理解,先帶領學生審題,對問題進行分析,標記出問題的主干內容,再結合著問題進行閱讀。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指導學生做閱讀標記,學生在閱讀到和問題相關的內容時要進行及時的標記,這樣可以快速找到問題的答案,避免反復閱讀浪費時間,例如利用“···”,“~~”,“▲”等符號來進行標記,這樣在解題時可以只閱讀相關段落,提升閱讀的效率。此外,語文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寫閱讀筆記,可以針對課文來寫,也可以針對自己喜歡的課外書籍來寫,總之,就是要引導六年級學生學會鑒賞文學作品,和同學分享一些經典名句,提升學生閱讀積累,幫助學生提成語文成績。語文教師可以定期組織班級學生互相交換閱讀筆記,豐富了閱讀教學的素材,也讓學生可以欣賞到其他同學的“作品”,交流彼此之間的閱讀體驗,分享自己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體驗“作家”和“讀者”角色之間的轉化。
六年級語文考試考察面越來越廣,需要學生具備淵博的知識面,單一的語文課本很難滿足學生的閱讀訴求,要難以適應各種語文考試。筆者認為語文教師在閱讀指導中要合理安排課外閱讀,例如教師講解課文《凡卡》這篇課文時,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課外名著,例如《悲慘世界》、《巴黎圣母院》、《茶花女》、《在人間》等書籍,讓學生了解西方社會的發展歷程,感受大文豪對底層勞動群眾的擔憂和同情,結合課文中小凡卡的悲慘生活,分析西方貴族社會的弊端,感受底層勞動群眾的掙扎,再結合自己當下的幸福生活,感受社會主義之地的優越性。課內外閱讀書籍的銜接,可以讓學生感受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提升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人文素養,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這也是開展課外閱讀的初衷。語文教師要利用課外書籍激勵學生更加積極進行自主求知、自主驗證,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促進閱讀素養的提升。
總之,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注重課內外閱讀銜接、閱讀技巧、閱讀思維的培養,讓六年級的學生綜合素養上一個新的臺階,更加從容、積極地面對小升初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