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本溪市溪湖區黑金小學,遼寧 本溪 117000)
傳統的美德隨著時代的發展也會有不同的定義,所以在繼承傳統美德的時候,既要注意質量也要具有時代精神,結合目前社會的實際,向學生傳遞新時代下的新道德觀念。傳統性與時代性是辯證統一,并不是互相矛盾的關系。尤其是在小學的德育教育中更應該知道這一點,教師在傳授傳統美德,將其發揚光大的同時,應該更注重的是結合當今社會,怎么樣的做法才是最好的美德,而不是一味的單向灌輸。
要向學生灌輸我國的優秀傳統美德,除了教師在課堂上的教育之外,放學之后,家長的言傳身教也十分的重要。因為真正與小學生生活在一起的人是他們的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父母身上的優點缺點,學生在平時的生活當中都會了解的一清二楚,由于父母是小學生心中的星星和燈光一樣,所以很多小學生就會不自主的學習父母為人處事的態度,父母身上的傳統美德。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家庭教育,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注意以身作則。其次,家長還要積極配合教師德德語教學工作,讓教學質量變得更好。家長要積極配合教師監督孩子完成作業的情況,以及配合教師安排的親子共同完成的任務。當家長積極配合教師的時候,不僅可以提高德育教學的質量。更可以促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交流,讓家長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也讓孩子更了解自己的父母,促進雙方的感情。
學校要不定期的舉行各種活動,積極宣傳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學生的傳統美德的觀念根深蒂固。并且,也可以抓緊一些有利的時機進行宣傳。例如,學校可以舉行繪畫大賽,話劇表演比賽,朗誦比賽,歌唱比賽和閱讀比賽等等,以各種比賽的形式,將傳統美德的知識滲透到其中,讓學生不知不覺將各種傳統美德牢記于心。另外,學校也要抓緊一切有利的時機對學生進行德育和美得的教育。例如在每周的升旗儀式講話那里,學校可以安排一到兩周的時間,演講的主題是德育教學主題,演講者可以是學校領導,學校的教師,也可以是學生代表。還有,學校可以利用中午或者放學之后的校園廣播宣揚傳統美德的觀念,可以向學生講述某些好人好事,講述一些值得歌頌的默默無聞的無私奉獻的英雄們。
重視傳統美德教育與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教育相結合。古人所講“百善孝為先”、“仁愛孝悌”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華。然而,當今社會上許多人似乎對這優良傳統淡薄了。縱觀當今一些子女不孝敬父母、不贍養老人的現象,特別是獨生子女,索取的愛多,回報的卻少。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為了家庭的和睦幸福,為了祖國的建設事業后繼有人,父母在愛孩子的同時,一定要從小教育孩子愛父母、尊敬長輩。在日常生活中,要隨時注意向孩子灌輸、滲透熱愛父母、關心父母的思想觀念。
同時教師可以以古訓相關內容教育學生。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誦讀經典,如兒童階段,以體現中華倫理思想的童蒙讀本《三字經》、《弟子規》為主;小學高年級以選讀《論語》、《大學》中有關章句為主。同時學校開展愛父母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在生日當天讓孩子為母親過節日等活動,提高學生“孝”的認識、激發學生崇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情感,從而形成濃厚的家庭親情,進而有利于“尊老愛幼”的社會風尚的形成,同時也與我們當今時代倡導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實質上一脈相承,互相輝映。
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這些傳統美德,更要幫助學生養成這些傳統美德。筆者以勤儉節約為例。由于目前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在滿足的溫飽以后,人們開始追求奢侈和享受,很多人揮霍成性,認為自己有足夠的金錢,就浪費珍貴的食物,不珍惜水資源,奢侈用電等等。在學生群體當中也有出現各種問題,例如學生攀比成風,不少學生追逐潮流品牌,每個月浪費在奢侈品上面的金額多得讓人乍舌。為了讓學生改掉浪費的壞習慣,教師一定要主動幫助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首先,教師要向學生明確奢侈成性的危害性,還要明確這些做法是錯誤的。由于小學生的三觀還沒有正式的形成,所以教師對于錯誤的行為必須馬上進行批評指正,不要讓學生一直錯下去。然后,教師要讓學生明白資源是多么珍貴,例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一些貧困山區的人民的生活的視頻,讓小學生們知道他們平時隨意浪費的水資源或者是食物,在那些地區是多么的珍貴,那么的稀缺。最后,教師就要教導學生應該怎么樣去做,怎么樣養成自己勤儉節約的習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比賽這種形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把學生攀比奢侈品變成互相比賽誰更勤儉誰更節約。
很多人認為,愛國的情懷體現在大英雄的身上,他們為了保護祖國,奉獻出自己的汗水和鮮血,奉獻出自己的一生,保護國家和人民。但是,實際上,愛國的情懷應該是每一個中國公民都必須具備的。愛國無分身份的大小,職位的貴賤,事件的微小或者轟動。很多人他們并沒有做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沒有以一己之力推動歷史向前發展,但是,他們默默的愛著這個國家,他們熱心幫助身邊的人們,他們時刻留意祖國的國家大事,他們默默的向貧困山區奉獻自己的愛心。就是這些一點一滴的小事,在如今的和諧社會中才被成為是愛國情懷。所以教師要教育學生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自己生活的地方和人民,為祖國貢獻自己小小的力量。
總而言之,只有將傳統美德的教育積極地融合在小學的德育教學課堂之中,學生才能更好的繼承我國中華名族傳承了五千年的傳統美德,并將其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