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京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4)
21世紀是以計算機技術為中心的信息時代,在此趨勢下,我國眾多行業已然邁進新興的數字化發展領域,對社會發展來說起到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我國教育領域并沒有將其完美融入,所采用的教學模式十分老舊,學生在此模式下無法進行高效的實踐工作。現如今,我國教育行業正面臨著極為嚴峻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教師自身所掌握的知識過于陳舊,并沒有根據社會發展進行及時更新,導致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并沒有對所學到的技能進行熟練掌握,缺乏足夠的問題解決能力,在畢業后很難快速適應社會發展,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全國高校實行網課,問題更顯突出。正因如此,實現線上教學對于當前我國教育領域的發展而言十分重要,本文以此為基礎對高校實踐類課程的線上教學模式加以詳細研究。
在我國高校的傳統教育模式中,教師只需要依照應試教育的要求,針對所要考試的重點進行知識方面的講授,并在課后對學生進行課程相關專業作業的布置,以此來實現提升學生專業能力的目的。但這種傳統的教育模式也要因人而異,并非所有學生都適合這種類型的學習模式,這種方式所培養出來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之材,在畢業后因缺乏足夠的實踐能力而無法在社會中立足[1]。正因如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對學生聽課情緒的觀察,對當前課堂的節奏進行有效控制。
另外,教師在進行線上教學前,要對所要講授的課節進行有效劃分,根據不同階段所包含的知識點數量的不同,合理分配在一整節課中的時間占比,尤其是在實踐類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前對整個課節進行規劃,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在提升學生對知識學習積極性的同時還能逐步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注意力,不僅能夠有效利用整節課50分鐘的學習時間,還能極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學習效率。
傳統教育模式會對學生的思維起到極大地限制作用,尤其是高校本科人才的培養。對于這個階段的學生一味地實行刻板教育反倒不利于學生的創新性思維發展,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也有著一定的阻礙作用。在新課標實施后,我國對傳統的教育模式進行有效改革,其中更是提出對學生思維培養方式的新模式。教師在進行線上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當前我國的互聯網技術水平,選擇采用較為先進的思維框架作為教學基礎,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選擇能夠符合當前時代發展需要的教育模式,從而對學生的思維起到相應的引導作用。教師需要明確,想要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那么線上課堂的主體便不再是教師自己,而是學生,教師需要通過不同的方法對學生的思維方向進行正確引導,在不影響課程教育的前提下,對整個課堂的知識傳授體系進行擴展處理,幫助學生增加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與理解,并與現實相結合,以此來確保學生能夠掌握本節課所講授的知識。
線上教育模式離不開教師對教學視頻資料的拍攝與剪切,想要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教師需要將教學視頻內容及樣式進行合理變換。在傳統教學視頻中,幾乎所有的教學內容千篇一律,有所不同的永遠都是教師的聲音以及課程知識點,正因如此,教師想要確保自己所拍攝的教學視頻能夠符合當前學生需要,就要在新題材、新教學模式以及互動模式方面入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便不再是以本職身份進行視頻的錄制,而是要將自己視為導演,將教案當作劇本,電影追求觀眾的滿意程度與興趣,而教學視頻同樣如此,教師需要以導演的視角來對整個視頻進行歸納整理。除此之外,教師在進行視頻拍攝的過程中,除了要保證視頻的創新以外,還要將所要講授的知識點完整呈現在學生面前,以此來提升學生對本堂課所要學習知識的興趣,進而實現提升學生積極性的目的[2]。
線上教學模式的存在,不僅幫助教師與學生脫離了傳統教學模式的空間限制,在時間方面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再拘泥于課堂時間,而是在隨時回答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在互聯網上,學生不再有課堂上面對教師的拘謹感,教師也不必保持嚴肅的狀態,師生間的關系越發融洽起來,與傳統課堂相比,更多了一份情感上的交流。
如果說在面對教師時,學生難免有所羞澀感,那么學生彼此之間便不再有阻礙,通過網絡,能夠有效提高學生間的交流效果。相比于傳統線下教學,線上教學本身具備著極為優越的條件,首先,在網絡互動學生之間所進行交流的資料以及照片數據都會得到長久保存,確保學生在遺忘或使用時能夠快速查找;其次,在如今各種社交媒體平臺日益廣泛的今天,學生只需要在自己應用的教學系統中進行信息的發布,其余人便能實時看到并進行連接下載,以此來提高知識的擴散效率;最后,隨著學生之間所分享的知識越來越多,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積極性也會隨之有明顯的提升。
綜上所述,通過高校實踐類課程的線上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還能提高教師對課堂上的掌控力,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還能滿足當前社會對高校本科人才培養的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