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翼霄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高校全面推進課程思政,落實立德樹人,鑄魂育人根本任務,必須將價值引領、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密不可分。
這就要求高校教師樹立課程思政理念,具備價值引領的意識和能力。一是強化課程思政意識,充分認同所有教師、所有課程都承擔育人責任,各類課程教師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形成協同效應,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二是教師要從政治、思想和文化知識三方面夯實自己的底蘊,提升價值引領的能力。從政治層面看,教師要關注形勢與政策,學習黨史和國家的發展歷史,汲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結晶,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了解國情民情,激發學生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樹立文化自信。從思想層面看,要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人格,教導學生樹立理想信念,誠實做人,嚴謹做事,引導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為國家成人成才。從文化層面看,要引導學生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尋找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傳統文化領域,深入學習和研究,在繼承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的基礎上,激發時代創新的火花,為傳統文化的發展與創新貢獻力量。
那么,高校教師樹立課程思政理念,如何在專業課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DNA,就成為了專業課教師的一項重要課題。尤其是藝術專業的教師,更應該重視在專業課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的DNA。筆者作為普通高校的一名藝術專業教師,現以在包裝設計專業課授課過程中的切身體會,談談專業課中如何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DNA。
包裝設計專業課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其教學涉及人文社科、藝術、歷史文化等知識,具有極強的人文藝術性、實踐性和創造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融入課程思政思維。包裝設計專業課的內容包含造型、材料、文字設計(中文和外文)、圖形設計、色彩設計、版式設計等,是一項整體性、綜合性設計,涉及的知識也是方方面面,可以說包裝設計實踐就是在進行一種文化活動和一種藝術創作,因此,只有具有深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底蘊,才能為包裝設計提供“源頭活水”。
教師要引導學生注重傳統文化藝術和社會科學方面知識的積累。引導學生廣泛學習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文學、科技等領域的知識,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傳統民俗文化等,汲取中華傳統文化精華,涵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DNA,為包裝設計實踐插上“隱形的翅膀”。
首先,專業教師要關注學校優質網絡課程和資源庫學習平臺等信息化資源,根據包裝設計專業課程的需要,選定相關的優質信息化教學資源來豐富教學內容。其次,引導學生加大人文素質類通識課程的選修學習,強化對學生進行道德理想、人文智慧、職業素養等方面教育。
教師要研究包裝設計專業課的育人目標,深度挖掘提煉專業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科學合理拓展專業課程的廣度、深度和溫度,從課程所涉專業領域、學科前沿、國際國內潮流、文化藝術、發展歷史等角度,把中華傳統文化自然融入到課程目標設計、教案課件編寫、課堂授課、教學研討、實驗實訓、作業評價等各環節,增加課程的知識性、人文性,提升引領性、時代性和開放性。
1.課前課程目標設計和教案課件編寫時,有意識地把中華傳統文化納入教學設計的考慮范圍。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專業以鄧嘉琳副教授為首的教師團隊在中國大學MOOC上精心打造的《包裝創意設計》在線課程中就納入了很多古今中外優秀的包裝設計案例,在該課程的國潮包裝創意設計單元中鄧老師帶領學生們在宋代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描繪的挑貨郎的貨擔中、商人的店鋪中尋找到了大量的商品包裝形象。帶領學生追溯國潮包裝的根源、賞析中國潮流包裝的特色,彰顯了傳統藝術。
2.理論講授中的自然鏈接
(1)課前布置學生準備相關的傳統文化知識,為課堂做準備。
對于傳統知識匱乏的年輕人,教師提倡學生在課余時間多觀看如《上新了故宮》《國家寶藏》等高質量文化節目,并在課堂上穿插傳統文化知識競答小游戲,豐富傳統文化知識,寓教于樂。在進行包裝專業實踐之前,提前讓學生準備與之相關的傳統民俗文化。如筆者所授的包裝設計專業課在進行湖南特色農產品的包裝設計時,要求學生提前搜集當地故事、當地習俗等,以便設計需要。學生在提交的長沙臭豆腐包裝設計作品中,就結合之前的搜集,巧妙的把長沙人用于稱贊美食的方言加以拼音和注釋,比如“好?。ê贸裕薄绊嵨叮ê苜?、有意思、好吃)”等,融入到了此次包裝設計中,彰顯了民俗特色。
(2)課堂導語的巧妙引入
在停課不停學期間,筆者通過“云課程”,在包裝設計教學實踐中導入四個自信,并注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介紹及傳承,同時又肯定現代科學技術在傳統文化發展、創新過程中的引領作用。引導學生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自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增強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信心。筆者在課堂中談到中國制造、中國品牌時,導入當下年輕人喜愛的“國潮”現象,漢服成為一種時尚,600多歲的故宮成為網紅。對于包裝上面的圖形、文字和色彩的設計,教師根據需要可以加入一些使用傳統圖案、傳統符號、中國傳統色的優秀現代包裝設計案例。倡導學生用年輕人的語言賦予傳統文化現代的美感,將傳統文化融入潮流的創意,彰顯了傳統文化。
(3)實踐實訓教學中努力做到技術與藝術的自然融合
藝術的表達要靠技術的支撐,在包裝設計的實踐教學中恰好反映了這種關系。在進行包裝結構設計的章節,教師要求學生用AI軟件進行包裝盒型結構設計時,一定要注意包裝結構的尺寸、比例等元素。實踐教學中堅持賞析與演繹并重的手法。教師在課堂上除了能引導學生怎樣去賞析一件包裝作品,還必須有為學生現場制作的功底。筆者在實踐教學中,除了在課堂上演示紙盒的制作,并對學生上交的紙盒一一指出問題所在,現場進行修改。
(4)課后作業評價與考核的適當考量。
筆者在包裝設計專業課作業考評中,采用分組PPT演示,學生以組為單位依次上臺講解設計思路、設計主題、設計過程、設計亮點、設計中對傳統文化的融入和創新等,然后師生點評,這種作業評價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團隊精神、創新精神、傳承傳統文化的能力。過程性考試應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質量進行評價。教師要按“N+1+1”模式開展過程性考試。N是多種形式的過程考核,包括課堂筆記、討論、出勤情況、實踐實驗考核、期中考試、平時測驗、作業等,N原則上大于或等于三;第1個“1”是課程期末考試;第2個“1”是結合專業和課程特點的特色考試。
包裝設計實踐是一門精細活,要注重學思結合、知行合一,要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教師既要注重學生相關應用軟件的使用,又要求學生不能失去藝術的表現。鼓勵學生要充分吸收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來進行包裝設計,用技術手段去表現藝術,通過作品的實現,反過來激發學生的藝術靈感,拓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DNA融入包裝設計教學,幫助學生學習、積累、傳承、豐富、發展、提升、創新中華傳統文化,把傳統文化元素很好地融入包裝設計作品中,讓中華傳統文化煥發出巨大的藝術魅力,走向世界,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