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奉新縣第二中學,江西 宜春 330700)
現在越來越提倡素質教育理念,時代的變化對于體育教學中的創新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體育教學給了學生一個充分發展和實踐的機會,它運用一種特殊的活動環境,來開闊學生的視野,鍛煉學生的身體,也是初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體育教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開發,在鍛煉學生的身體同時也有利于釋放在學習過程中積聚的壓力,通過勞逸結合,使學生得以均衡發展。但是目前,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在體育教學中,質量參差不齊,體育教師的水平也高低不一,對于體育教師本身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因此,本文就著重來研究初中體育創新教育。
如果要對中學生進行創新教育,就要保障中學生具有一定的素質能力,也就是說是對素質的教育。我們現在的教學模式基本上都是應試教學,所以就非常在意學生的分數和成績,把學習成績好壞評價一個學生的標準,這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的發展。隨著新課改的提出,教師需要改變之前的教學模式,順應現在時代發展的特點,教學中時刻以學生為中心,努力挖掘出學生的學習潛力。在推行創新教育的時候,可以使中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開括思維能力,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可以很好地給出方案,促進中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地自我完善和調整。中學階段的學生都處于青春期,心里和身體都在不斷變化,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多關心學生,在學習上給予鼓勵和支持。
創新教育是順應時代發展的產物,是現在教育改革的關鍵,同時也是教育中追求的目標。創新教育的主要方式就是在培養學生的思維擴展能力,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啟發或者引導的方式為學生進行授課,使得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同時這樣的方式也可以提升課堂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生學習的興趣。實施創新教育就是在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變,始終把學生技能的提高作為教學的重要任務,可以減少學生學習的壓力。現在中學生知識面是比較窄的,創新教育就可以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一定的技術,同時提高學生自身的創造力。無論什么教育追蹤的目的就是為社會培養創造型和技術型的人才,課堂教學就承擔著這樣的重任,所以創新教育是現在教育發展的必然結果。
創新是發展的前提,是進步的動力。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必須先培養教師的創新意識。教師必須要有對知識的渴求和嘗試不同教學方法的精神。在教學中利用教學規律,主動改正在教學中發現的錯誤,不斷進行教學方法的總結,以此作為創新教學方法的依據。教師還要勇于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敢于將自己好的方法運用到教學中,依據學生的特點和現狀,研究適合于當前體育現狀的教學方法。善于在教學中進行總結,將適合的、可行的教育方法進行推廣。
首先,要創設思維馳騁環境。課堂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基礎好的與基礎差的之間應當平等。只有人格平等,才能處于平等地位,才能進行互動交往,學生才能有個安全感,才能使潛能得到激發,思維得到自由馳騁。由于種種舊思想的殘余,不少老師存在家長作風,不能一視同仁,命令式口氣,常訓斥學生,嚴重違背了師生和諧的教育新理念。在實施新課改中,在開展創新教育里,我們必須創設一種平等的教學環境,放手讓學生自己做,讓學生真正課堂主人。只有人人參加體育鍛煉,才能使學生創新潛能得以發揮。其次,培養學生好奇個性。心理學認為,只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才會激發他們的好奇心。課堂上教師要巧妙設計教學內容,讓他們好奇心成為體育課堂上事半功倍的催化劑。體育教學多是集體行動,但要允許學生的個性發揮,特別是好奇個性,教師要多引導、鼓勵、啟發學生,逐步打開學生想象的大門,從而發展學生創新個性的培養打下堅實基礎。再次,建立多元評價模式。傳統體育教學評價單純以分數為標準,這種評價看似公平,其實挫傷了許多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也阻礙了學生創新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采取多元和細化的評價方法。堅持發展性評價與多元評價方式相結合,既評價合作小組,又注重個體評價;既檢測知識掌握,又要考核能力訓練。既堅持教師評、學生評,也嘗試自評與家評;既作客觀評價,又重主觀感受。
社會發展越來越傾向信息化和現代化,便捷的科技給學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平臺。初中體育教學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有效地彌補了傳統體育教學的弊端,實現了體育教學效率的最大化。比如在體操教學中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不僅可以輕松地把高難度動作分解學習,也能夠讓初中生加強對體操動作的掌握。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必須積極掌握當前課改的發展要求,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體育教學中還可以通過欣賞各種比賽場景,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體育運動的魅力所在,從而產生積極參與的情感體驗。
總之,創新教育是以創新精神為核心,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創新思維習慣,基于體育課程的特點,體育教師的課堂教學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熱情、要有百折不撓的探索精神。堅韌精神是體育教師創新的必備精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