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共青城市共青城市中學,江西 九江 332020)
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小組為形式,為了共同的學習目標共同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一種教學策略。小組合作學習是與“個體學習”相對應的一種教學策略和學習組織形式,是一種學生在小組中通過明確的責任分工,完成共同任務的互助性學習。
現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弘揚人的主體性,主張通過學生對學習過程的主動參與。合作學習可以使每個學生平等地參與學習、主動思考和主動探究,學生的進取意識、創造意識和競爭意識能較好地得到強化。合作學習真正使每個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人格受到尊重。
初中英語學科包含聽、說、讀、寫訓練等諸多環節,注重對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因此,情感交流的有效滲透必不可少。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目的與學生展開互動交流,為學生創造自主鍛煉、發言、抒發自身情感的廣闊平臺。同時,在合作學習階段中,教師應有目的地通過情感交流,提升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例如,合作學習模式中,教師應依據教學內容特征合理營造愉悅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對于學生交流、發言、回答問題中取得的點滴進步,教師都應給予適時的鼓勵引導,學生則會在全面的肯定中體味到成功、進步的喜悅,形成良好的情感體驗,進而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動力,并在良好的師生交流、情感互動中實現和諧的進步與教學相長。情感交流之中,教師不再是主導者,而是學生的伙伴、良師益友,因此,教師應主動與學生構建和諧關系,進而優化教學效果,提升教學水平。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摸索,結合初中生特點,我總結了如下幾種形式的合作任務。
口語訓練型任務:老師根據學習主題,給學生提供一些語言素材、情境,布置合作學習任務,可以為新課作鋪墊,也可以復習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形式可以靈活多樣,如對話、演講、短劇、朗誦等。
語法學習型任務:現在雖然我們在教學中淡化語法的講解,但實際考試中的語法知識還是相當重要的。很多學生做題,尤其是寫的作文,錯誤百出。在合作學習中,老師可以針對一些重點、難點,布置一些任務,如改錯題、動詞填空、批改句子、作文等,使學生在合作中,相互檢查、相互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共同的發展。
探究型的任務:每節課可以布置一項有一定探究性和創造性的任務,如制作一份海報、一張英語手抄報、進行一次調查研究等。這種創造性的任務有利于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和創新精神,但往往有相當的難度,對于分工合作的要求也更加高,只有充分發揮各組員的特長,優勢互補,合作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過關測試型任務:合作學習還可以開展一些小測試、小競賽活動。如組織一次小測試,首先給每一小組分配一個專題,讓他們自己去查找資料、進行篩選、修改、初審,再交老師審閱。老師在收齊各小組的專題后,將其組合起來,就形成一份充滿學生智慧和問題的試卷。
(一)合作學習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學評價的最終目標,把學生個人計分改為學習小組計分,把小組總成績作為獎勵或認可的依據,形成了“組內相互合作,組間相互競爭”的局面,使得整個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競爭達標轉向小組合作達標。在小組評價時也要對個人合作學習的參與度、積極性和獨創性等作出恰當評價,這樣可在小組內部樹立榜樣,激發組內競爭,以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打消個別學生依賴別人完成學習任務的思想。
(二)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之間的關系。把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結合起來,將學生成長記錄袋評價與合作學習評價結合起來。學生成長記錄袋收集學生平時的優秀作品、表揚卡、過失卡等。小組學習過程評價不僅參照學習情況表中的得分,還要參考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效率、合作態度和合作技能等。學習結果評價依據學生平時的測驗,期中、期末成績,通過幾方面客觀地評價學生。
真正的合作學習模式應該能夠以師生、生生合作為基本動力,充分考慮到各種英語水平學生的心理特點,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改善英語學習不理想的學生的學習態度,減少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障礙,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合作任務做好適當的調整,每位組員應該在不同的合作任務中嘗試承擔不同的角色。根據每堂課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對合作學習進行科學的評價也是必要的。科學合理的評價可以使學生更加注重合作過程的行為表現。還可以使教師獲得準確的反饋信息,反思自己對合作活動的組織,以及對合作目標和活動的設計的成功與否,以便作出及時調整,使合作學習更加有效。
就中學英語教學而言,新課程標準提高了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要求,課堂要努力實現從“傳授和講解語言知識”向“培養語言能力”轉變,每位教師面臨著“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利用積極因素,采用更適合于學生語言能力發展的課堂教學方法,較快地提高課堂效率”這樣一個關鍵問題。合作式學習為著手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一條可能的途徑。實踐證明,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采用小組合作式學習,將促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能夠對自己學習負責的人,真正在學習實踐中學會學習;同時通過合作式的交流,讓學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與他人互相合作,發揮同學間相互鼓勵、相互啟發的教育作用,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活動中完成合作意識的內化與協作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