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樂亭縣湯家河初級中學,河北 唐山 063600)
古語說:“知變則勝,守常必敗”,教學亦復如是。教學當中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恰當的舉例,把抽象對事物轉換為生動的形象,從而化解難度,增加學生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當中可以分組學習、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讓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學當中夾雜有游戲的競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是充滿趣味的,有無窮的魔力。教學活動結束之后進行適度評價,鼓勵他們,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喜悅。有些教師,喜歡題海戰(zhàn)術,他們想通過習題量,在一定程度上鞏固知識,讓學生養(yǎng)成學習的習慣,結果是事與愿違,導致很多學生生起厭學心理,降低了學習的興趣,浪費了學生大量的寶貴時間。我們要牢牢把握現(xiàn)代數學教學大局觀,以新時期中學數學教學大綱改革為契機,改善教學觀念,
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掌握最基礎的知識,引發(fā)學生不斷的思考,找出更好的學習的方法。牛頓曾經說過,因為我深入的思考,所以我獲得了成功。實際教學中,引導學生培養(yǎng)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實現(xiàn)從教到學的轉變。學習不能局限于書本內容,遇到問題了要善于思考,對曾經學過的知識要善于引用,必須尋求一題多解。引導學生經常的問自己,還有沒有更好的方式更快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知識的掌握需要過程,學習了的知識要反復練習鞏固,尤其是在生活中使用,不斷的加深印象,以達到熟能生巧的地步,這樣才能夠牢牢的掌握知識。
數學有它的特殊性,通過思考研究,提升思維能力。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對學習產生積極主動的良好習慣。如果只靠教師的督促鞭策,那么必然難以到達滿意的教學效果。一旦學生從被動轉為主動,那么就會對數學學習興味盎然,自然教學會事半功倍。讓學生養(yǎng)成做筆記的習慣,筆記會促進思考。在做筆記的過程中不斷的提升自己,記筆記屬于自學的一種,學生可以通過記筆記對自己進行查漏補缺。出現(xiàn)難點重點,除了積極思考以外,還要學會和同學之間主動交流,隨之探索能力也會增加,久而久之創(chuàng)新精神就得到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yǎng)會水長船高。對學生進行一次的激勵勝過無數次的督促,一句贊揚可能能夠改變一個學生的一生。很多學生之所以喜歡學習,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到了老師的贊美和肯定。評價激勵,不僅僅能夠營造寬松的學習氣氛,而且能夠增加師生之間的情感。
如果只是單一的說教,勢必讓學習氛圍枯燥無味,自然學習效率就會低下。學生們參與教學,學習氣氛良好,不僅僅能夠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起來,更可以教學相長。學生們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以后,他們便有一種成就感,有一種主動學習的意識,中學的學生們表現(xiàn)欲強,他們這種欲望得到了滿足,就會從我必須學習變成我愛學習。
在參與教學過程當中,他們能夠克服自我,消除的這種自大學理,提升學生的交往能力,養(yǎng)成合群的習慣。現(xiàn)在的中學生由于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yǎng),他們不懂得怎樣和別人相處,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參與式教學從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他們這種毛病,增長了他們的生活能力。在求知的過程當中也增加了學習技巧,禮記里面提到:“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恰當的分組,讓他們通過搭配,能夠互相彌補,各個小組之間的學習實力,又需要在伯仲之間,如果懸殊太大,則缺乏實力的一方會喪失勇氣。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樹立集體榮譽感,讓同學之間的友誼不斷的增強,從而在適當程度上消除學習數學的枯燥。現(xiàn)在社會地球一村化,競爭日趨激烈,單打獨斗難以獲得巨大的成功,因此全社會都廣泛關注對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隨著學的知識越來越多,難度越來越增加,要讓學生打開思路,在同學之間廣泛交流,提升數學思維,增加合作的機會,不斷的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讓智慧的火花不斷的碰撞。
生活和數學息息相關,數學本身也來自于生活,同時又為生活服務。在教學當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活潑的生活情境,讓數學知識形象化。通過學習能夠更多的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能夠提高數感。課堂就是一個學生自己提供問題解決問題和探究的一個平臺,讓學生在課堂上一心一意心無旁騖,讓他們專注于數學,喜歡上數學,這樣的教學才能夠獲得實效。
《莊子》里面說,“輪扁斫輪,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于心”,就是說理論是理論,實踐是實踐,二者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我們教學數學,不僅僅要傳授知識,讓學生掌握概念,更要引導他們在實際當中使用數學掌握技巧,讓理論為實踐服務。《中庸》說:“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遇到困難,只要我們教師有耐心,反復研磨,困難自然能夠迎刃而解,就可以充分利用課堂上的寶貴時間、打造一個高效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