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滸十講》
作者:李慶西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李慶西的《水滸十講》主要辨析的問題是《水滸傳》的宏觀主旨,即這部在中國有著如此廣泛影響和討論度的名著到底講的是什么。關于這一點,三百年來產生了眾多觀點與爭論,最有代表的是“起義說”和“市民說”。李慶西認為,兩種學說因以階級斗爭思維研究文學而不得要領,并以文本為據,得出個人觀點:《水滸傳》是在綱紀崩壞的背景中,賦以浪漫化之悲劇想象,推演一種不成功的王道復興之路。
宋江改“聚義廳”為“忠義堂”,明確表明宋江的政治路線,將梁山泊的反抗轉為對原有王權體制的救贖,試圖以江湖道義部分改寫儒家禮治精義。在這一主旨內,李慶西梳理了梁山泊的禮治之道、宋江上山、李逵下山等內容,指出宋江接受招安的應有之義。但這一過于理想的選擇遭遇現實時,必然產生悲劇,以此演化而出的悲慘結局眾所周知,暴露了“儒家先圣設計的禮治社會之虛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