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蕊 陳 龍
(1. 湖北鐵道運輸職業學院 湖北省武漢市 430068;2. 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湖北省武漢市 430068)
如今,創業已經成為了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一個重要路徑,而當下的創業趨勢已經朝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方向深入發展,為了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學校必須對大學生進行創業實踐指導,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生存與發展,校企合作模式是深化大學生創業實踐的一個有效途徑。
近些年來,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高校畢業生普遍面臨這些困難的問題,對于剛出社會的學生來說,其實踐能力欠缺,學到的專業理論知識也不能夠很好的用于工作實踐,所以對其開展創業實踐教育培養是十分必要的。[1]學校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是指導這些人才更好的為社會各個領域的建設做服務,所以對于各大高校來說,引導學生積累創業經驗,開展創業實踐活動是十分重要的。社會經濟建設所需要的不僅僅是具有豐富扎實專業理論的人才,更需要理論與實踐能力兼備的技能型人才,所以高校在開展大學生實踐活動中,采用校企合作模式,使大學生創業實踐更好的與企業發展所契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前我國各大高校在指導學生進行創業實踐當中所面臨的一個普遍問題是,學生具備了相關的創業理念,卻沒有具備相關的實踐能力,這樣的矛盾,使得大學生創業實踐難以有效的開展。校企合作具有多方面的優勢,無論是對于高校還是對于企業或學生個人,發展來說都有著重要意義。[2]高校具備著豐富的人才資源,很多企業愿意與高校展開合作,企業作為創新創業的先行者,如果能夠進入到高校,對學生的創業實踐進行有益的輔導,那么將有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積累。因此校企合作模式成為了當前我國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種創新創業實踐模式,而實踐也證明了校企合作模式的科學性,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了新的思考。在當前產業結構調整、各行業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之下,大學生創業實踐教育是沒有辦法依靠下獨立實施和完成的,高校只有和當地的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實現取長補短、優勢互補,才可能將創新創業理念與實踐結合起來,制定更加科學的實踐方案,學校和企業共同為創新型綜合技能人才的培養貢獻力量。
打造企業深入參與的專業課程體系。校企合作模式需要企業和學校雙方進行積極的溝通,共同為大學生創業實踐提供有益的指導。所以,應該在基于企業深入參與的基礎上打造專業的課程體系。高校人才培養既要遵循學生的個體發展,又要滿足企業的發展需要,合理的設定人才培養目標,將具有企業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學校的整個育人體系當中,并且和專業教育建立有效的聯系,使大學生創業實踐教育更加的多樣化。[3]使企業在創業過程當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積累的實際經驗,都能夠深入灌注到學校的創業教育當中。除了打造企業深入參與的專業課程體系以外,還要積極的進行教學改革,鼓勵學生進入企業參與實踐,并與課程體系相配套,采用互動教學案例教學等多樣化的教學模式。
提供多樣化的創業教育實踐活動。對于創業實踐教育來說,最重要的特點就是要體現實踐性,所以高校必須要為學生們構建創業實踐平臺,提供更加多樣化的創業教育實踐活動,這樣一來才能更有利于創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個人或者團隊創業,積極的進行創新研究。學校應該投入更多的資金,完善大學科技園以及就業孵化平臺等的構建,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創業園區,使大學生能夠在這種接近于企業管理及運行模式的實踐活動中,探索積累經驗。
建立現代化的校企合作機制。伴隨著校企合作的深入,高校在開展創業實踐教育時,必須要充分調動企業在創業實踐教育當中的參與積極性,這樣一來才能夠依據當下的市場經濟規律以及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構建新型的、與社會現實接軌的校企合作關系,這樣更加有利于創業人才的培養。[4]校企合作本身就是一個雙向的過程,通過建立現代化的校企合作機制,有利于為高校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提供更好的支持與保障。對于學校來說,在開展創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有企業的參與能夠擴展辦學路徑,豐富辦學特色,對于企業來說,借助校企合作平臺,可以吸納更多的高素質創新人才,企業的市場口碑和知名度不斷的擴大,有利于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從而實現長遠穩定的發展。對學生個人來說,現代化校企合作機制的構建,有利于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新創業平臺。
綜上所述,各大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培養新時代的應用型人才,必須要與企業展開良好的合作,需要那些具備豐富實踐經驗和創新能力的企業加盟,共同為新時代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服務,推動大學生創業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