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琛 劉炳堃 劉雨洋
【摘要】信息化時代,互聯網生態的形成,對人們的生產生活各方面產生了深刻影響,并衍生出了一系列新型產業模態,其中互聯網金融赫然在列,引動了金融領域的一次變革狂潮。互聯網金融以其方便、快捷、高效及流動性強的特點逐漸搶占市場份額,利用互聯網滿足對金融服務的個性化,彌補了傳統商業銀行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因此對我國商業銀行業務的開展造成了沖擊與挑戰,但同時亦為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商業銀行? 金融創新
一、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現狀
互聯網金融主要是通過互聯網技術統計的一系列數據及云端計算的形式來進行的金融活動,是傳統商業銀行和互聯網技術地融合;而互聯網金融的模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第三方支付,常見的第三方支付主要是有強大信譽和資金實力的非銀行操作機構的服務于用戶和銀行間的資金流動方式,如:支付款、轉賬及金融服務,甚至于乘車也可以使用第三方支付的形式;二是互聯網融資方式,近年來,互聯網技術推出的各種小額貸款、校園網貸和大眾籌款等融資方式,其中各有各的特點,最常見的共享單車、共享汽車以及共享充電寶都屬于大眾籌款的一種方式而且普遍應用于人們的生活中;三是互聯網投資理財,通過互聯網來推銷各種投資理財產品,讓用戶自己使用互聯網來選擇自己喜歡的理財產品,體現了互聯網給人們帶來的靈活性和方便性。
二、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一)商業銀行線下客戶量逐年下降
90后的年輕人受超前消費觀的影響,經常在各種網絡信貸平臺申請網絡貸款,相對于商業銀行對貸款人的年齡及各種信用限制,網絡貸款以其門檻低的方式收獲大批量的客戶,用戶不僅在貸款過程中甩掉了繁瑣的辦理流程和手續,而且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受到大量客戶的喜愛;由于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狀況,互聯網搶占客戶資源的現象很嚴重,因此導致傳統銀行業務受到影響,如最常見的淘寶、支付寶,這些購物軟件就是阿里巴巴互聯網旗下的競爭工具,很多商家都可以使用支付寶支付,有的還支持支付寶的“花唄”信用透支消費,滿足了月光族超前消費的需求。
(二)商業銀行刷卡消費結算業務量下降
第三方支付“一站式”服務的儲蓄和支付功能給傳統地商業銀行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只需要一部手機即可代替平時刷卡的操作,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與普及,電子產品的功能也在不斷更新和擴展,用指紋支付方便了傳統刷卡需要密碼的形式;互聯網金融最大的便捷性就在于簡化了傳統銀行的那些業務辦理,直接通過網絡在手機上辦理,而且許多商場已經開始使用互聯網金融帶來的第三方支付,如支付寶、微信;這種支付方式的出現,導致傳統商業銀行刷卡消費結算的業務量嚴重下降。
(三)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量下降
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多元化,充分滿足了用戶的理財需求;在傳統商業銀行辦理理財業務可能會受到理財最低金額、理財時間和理財產品數量的限制,但是互聯網產生的理財業務不僅不受最低金額的限制還具有靈活性、快捷性及方便性的特點;同時,互聯網金融的收益率還比傳統商業銀行高出許多,吸引大量的用戶爭相搶奪,從而造成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量下降。
(四)對商業銀行經營模式的挑戰
互聯網金融對用戶要求低而且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水平,從而讓商業銀行在競爭中失去優勢,基于網絡的廣泛運用,不論是窮人還是富人都可以使用互聯網金融選擇自己想要辦理的業務,而互聯網金融的辦理也和實際在商業銀行辦理的具有同等的效果,甚至還會更好;互聯網金融多變的經營模式加強了與用戶之間的交流,這種交流可以促進互聯網金融的不斷改善,對傳統商業銀行經營模式來說也將是一種挑戰,因此,商業銀行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必須尋找能夠滿足社會需求的經營模式。
三、商業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沖擊的具體措施
(一)創新服務結構
面臨互聯網金融發展帶來的沖擊,商業銀行應著重做好客戶關系維護工作,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優勢,保留已有客戶資源。在此過程中,首要樹立高度的服務意識,強調以客戶為中心,依托相關數據信息累計,精準洞察客戶需求,并借此提供定制化、個性化金融服務方案,提高用戶滿意度,從而贏得他們的信賴與忠誠。同時,商業銀行還需緊緊把握住互聯網金融所帶來的機遇,加快布局新的業務領域,竭力打破融資方面的困境,整合上下游資源,依托我國當前階段的社會經濟發展大好形勢,重點布局中小微企業市場,拓展新客戶群,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務平臺,最大限度地凸顯自身存在價值,從而提升自身盈利水平,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二)完善風控管理
在高度開放的互聯網虛擬空間環境下,互聯網金融信用體系建設不斷推陳出新,并取得了卓效。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背景下,商業銀行對利潤追求的本質不變,這也是其生存與發展的關鍵。互聯網金融視域下,商業銀行亦需抓住這一業務核心,進一步強化自身風控管理能力,著重處理好風險與效率之間的平衡關系,繼而提升盈利能力。現階段而言,商業銀行的征信評價方式較為單一,尤其對于小微企業而言門檻太高,針對此類情況,應當借勢互聯網金融,建立線上線下一體化的信用等級評價機制,并通過發行信用債券、擔保債券、質押債券等方式,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的合作支持力度,在充分考慮成本的情況下,建立更為科學的征信體系,適度降低門檻標準,實現雙方共贏。
(三)探索全新領域
面對互聯網金融的影響沖擊,商業銀行需自知自身優勢所在,擺脫壟斷的外衣,布局更加寬泛的受眾市場,推進普惠金融建設,實現資金資源的高效配置,服務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并積極拓展新的業務模塊,如跨國電子商務匯兌等。常規上而言,跨國電子商務匯兌所關聯到的資金流量較大,涉及不同的貨幣類型。出于對資金安全的考量,加之我國商業銀行長期樹立起來的高信譽度形象,得到了客戶的青睞。因此,商業銀行要充分發揮自身在改業務版塊的優勢,有效利用互聯網科技的便捷性,在保證交易資金安全的基礎上,創新交易模式,延長服務時間,解決客戶所需,并有效減少相關方面的成本消耗。
參考文獻:
[1]周琳.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業務的影響[J].科技經濟市場,2019(11):64-65.
[2]程瑛.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業務發展的沖擊及應對措施[J].納稅,2019,13(33):240.
[3]耿艷紅.淺談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傳統業務的影響[J].現代經濟信息,2019(2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