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網絡技術進一步發(fā)展的背景之下,人們在網絡平臺進行的活動范圍也越來越大活動,形式也越來越多,例如電子郵件溝通、網絡游戲以及游戲帳號等等,同時有關網絡的法律問題也層出不窮,其中也包括網絡虛擬財產繼承法律問題。文章就網絡虛擬財產繼承法律問題進行探討,希望能夠保護網絡時代人們的虛擬財產。
關鍵詞:網絡;虛擬財產;繼承;法律問題
在互聯(lián)網技術進一步發(fā)展的背景之下,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投入了越來越多的精力到互聯(lián)網這一虛擬空間之中,因此以獲得了各種虛擬財產。通過加強對于這一部分財產的法律重視,從而予以法律保護,然而在網絡之中的虛擬財產問題卻沒有被提及。同時在進行司法實踐的過程中有關虛擬財產繼承這一類的案件也時有發(fā)生。由于存在立法上的缺失,因此此類案件也成為了當下法律推進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網絡虛擬財產的可繼承性
我國稅務總局規(guī)定個人在網絡收購玩家貨幣,并且加價向他人售出后取得的收益屬于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這也說明了網絡虛擬財產在進行流通的過程中是不斷增值的。由于網絡虛擬財產具有可增值性,這也決定了網絡虛擬財產繼承具有可繼承性。在網絡虛擬財產流通的過程中,可增值性使用者有權向提供商以網絡服務的方式運用信息資源,最終形成個性化流通,提高虛擬財產的價值。從增值性這一角度出發(fā),雖然對傳統(tǒng)意義上財產以及網絡虛擬財產這兩者做出了一定的區(qū)分。然而由于網絡虛擬財產與其他的傳統(tǒng)意義財產都具有相同的財產屬性,因此也應當具有被繼承權在生活中信譽較高的淘寶店鋪、等級較高的游戲帳號都屬于網絡虛擬財產,可增值性的重要表現,這些財產具有交換轉讓以及出售的屬性,因此也可以作為一項財產一樣被繼承。由于網絡虛擬財產具有一定的價值,因此也具有可繼承性。首先,無論是財產的使用價值還是精神價值,無論是虛擬貨幣還是淘寶店,這些具有經濟價值的財產都需要用戶花費大量的精力進行維持,這與人類勞動并無差別,都屬于貨幣的價值屬性。其次,網絡虛擬財產在進行使用的過程中也具備交換價值,因此在法律上也應當具備被繼承的基礎,一些優(yōu)質的帳號以及裝備的可以高價進行賣出,因此具有十分顯著的交換價值。
二、網絡虛擬財產繼承法律問題
(一)繼承范圍劃分不清
很多學者都認為,網絡虛擬財產可以像遺產一樣被人繼承,同時也可以與其他合法財產一樣。根據國家法律繼承,然而,由于網絡虛擬財產的形勢十分多樣,且涉及范圍較廣,因此僅僅是通過列舉的方式來明確網絡虛擬財產的種類,這一項工作十分復雜,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那么,什么樣的網絡虛擬財產是可以被繼承的,而繼承范圍又是如何進行劃分的,當下并沒有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因此,這也導致網絡虛擬財產在繼承的過程中范圍劃清難度大,網絡虛擬財產具有復雜性以及多樣性,而這也成為了網絡虛擬財產可繼承的重要障礙之一。
(二)價值評估影響因素復雜
網絡虛擬財產不同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有形財產,這一類特殊的財產主要體現在所有人的精神利益,因此不能夠直接體現網絡虛擬財產所具備的經濟價值,因此我們也很難正確評估網絡虛擬財產所具備的價值,作為用戶在對自己的游戲人物以及帳號進行經營的過程中投入了一定的金錢成本以及時間成本,例如貨幣充值以及支付電費。這些有形的東西比較容易評估,然而花費的精力以及所耗費的時間卻難以正確評估,因此網絡用戶投入其中的經濟成本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在對網絡虛擬財產進行評估的過程中,不僅僅應當考慮這一份財產的經濟投入,同時也應當考慮這一份財產可能所帶來的收益,因此當下網絡虛擬財產如果具備較大的影響力,那么它所能夠帶來的收益更是難以估量的。
(三)繼承人舉證困難
在對網絡虛擬財產所有人進行查找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有時候用于游戲登錄的身份信息并不是真實的信息,或是本人信息的帳號被竊取,那么如何證明本人才是權力主體,這些都是十分困難的虛擬財產是以電子記錄存儲于服務器,然而一些游戲記錄也會由于自然或是非自然的因素被消失,這一部分財產的存在就無法被我們證明了。就當下網絡虛擬財產繼承法律問題展開探討,我們發(fā)現繼承人對于財產存在進行舉證是有一定難度的。一方面,由于一些運營商出于對于隱私的保護不允許他人對內部信息進行查詢,另一方面如果電子記錄消失那么也無法進行舉證。
三、網絡虛擬財產繼承法律對策
(一)明確可繼承范圍
在網絡虛擬財產繼承法律問題解決的過程中被繼承人的意思自治也具有一定的影響,應當將遺囑繼承放于首位,通過尊重被繼承人本身的意愿,從而決定網絡虛擬財產的繼承。然而,很多國內繼承人在死亡時并沒有對這一部分財產進行遺囑。在這種情況下繼承人的遺囑并不顯著。筆者認為在明確該類財產是否需要繼承時應當有法律確定范圍,由于網絡虛擬財產作為特殊的財產,想要確保法律的權威性,應當對繼承范圍進行明確的規(guī)定,法律可以對相關客體進行劃分,例如是否涉及到用戶的經濟利益,如游戲裝備以及游戲人物都可以直接被繼承,對于體現用戶精神價值的朋友圈以及微信內容,由于會涉及到個人隱私問題,可以作為附加條件進行繼承,而有關被繼承人的身份關系以及利益這一部分可以按照我國繼承法的相關規(guī)定,由服務商根據法律進行刪除。
(二)建立價值評估機構
由于網絡虛擬財產的主要特征即為虛擬性,因此不能夠以一種有形的方式被我們應用,然而卻能夠在網絡世界中被人們感知,雖然是無形的,但是也是真實存在的。因此國家應當針對網絡虛擬財產建立價值評估機構,通過培養(yǎng)專業(yè)的工作人員對這一類的特殊財產進行科學合理的價值評估,只有這樣才能夠將其作為遺產的重要部分進行繼承,由于網絡虛擬財產也具有集合性的特點,這也決定了網絡虛擬財產繼承法律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成立相關價值評估機構的必要性,以騰訊為例,他是由數字進行組合的,QQ號本身、QQ日志、游戲裝備、虛擬貨幣等都具有一定的價值。這些網絡虛擬財產集合在一起,多種形式以收費或免費服務的方式進行捆綁銷售,因此這一類的財產在評估的過程中十分復雜,一旦出現繼承關系一般的價值評估機構很難對這些價值進行準確的估算,因此需要有專業(yè)化的機構并且組成評估體系來完成這一項價值評估工作。
(三)平衡繼承權與隱私權關系
在網絡技術進一步發(fā)展的背景之下,大量有關隱私的信息有意識無意識的被人們存儲在虛擬的空間之中,為了更好地保護用戶的自身隱私,一般都會要求運營商設置獨立的帳戶名以及密碼,同時運營商在進行發(fā)展的過程中也有為用戶保障隱私的義務,這也成為了運營商排除網絡虛擬財產繼承的一大理由。在當下的現實生活中,用戶的隱私權以及繼承權這兩者之間不可避免的會發(fā)生一些沖突,法律的根本宗旨是能夠公平的使得各方的權益都能夠得到維護,因此法律在網絡虛擬財產繼承法推進的過程中,應當在用戶的隱私權與繼承權之中找到一個平衡點,使得兩者能夠協(xié)調并且都受到法律的保護,只有這樣才能夠解決虛擬財產繼承過程中大部分的法律問題。筆者認為,想要協(xié)調好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應當從用戶協(xié)議中的相關條款入手,在用戶進行賬戶注冊的過程中,可以增加一條條款,以供用戶進行選擇。用戶的虛擬財產是否能夠被繼承,如果用戶在注冊的過程中選擇了同意,那么這一部分的虛擬財產就能夠被繼承,否則這一部分財產可以由運營商予以銷毀,這樣既能夠征求用戶的意見,同時也能夠給予用戶尊重,保護用戶的隱私。在相關條款中也應當明確保護的義務,如果有一方違反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四)明確供應商的責任與義務
網絡用戶無論是在注冊社交帳號還是在注冊游戲帳號都會具有相應的服務協(xié)議,一旦用戶同意該意向協(xié)議即為與服務商簽訂合同,因此在服務商對相關的協(xié)議條款進行約定的過程中,可以對虛擬財產繼承問題進行處理,從而明確該項財產的最終處分問題。如果不能夠將該條條款加入到其中,也可以考慮以合同附件的方式決定財產的最終處分,如果在雙方沒有達成法律約定時,那么隨附義務也會產生相應的法律效益。當下網絡主要有數據流組成,因此在網絡虛擬財產繼承的過程中也大部分以數據的方式進行存在,一旦虛擬世界遭受黑客的攻擊,那么相對應的數據也會遭受破壞,最終造成財產方面的損失。在此背景之下,作為服務商,應當充分發(fā)揮其提供者的優(yōu)勢,通過建立相對應的網絡安全信息保護機制,從而確保用戶信息的安全,如果出現網絡安全事故,那么供應商應當做好相應的防護,通過修復漏洞以及升級系統(tǒng)等方式,確保信息安全。除此之外,當網絡用戶在遺產方面產生糾紛時,供應商也應當做好自身的責任義務,例如舉證以及出庭證明等等。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有關網絡虛擬財產繼承法律問題仍然具有爭議,相關的法律制度建設也并不完善。在社會經濟進一步發(fā)展的背景之下網絡虛擬財產與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無論是所有人還是提供商對于該類問題的關注度也在不斷上升,繼承作為法律關系存在,應當由權威的組織部門做好相應的法律規(guī)定工作,使得網絡虛擬財產繼承問題能夠有法可依。
參考文獻
[1] 顏文彩,王若晨.我國網絡虛擬賬號繼承體系構建研究[J].哈爾濱學院學報,2020,41(07):74-77.
[2] 邱毛.網絡虛擬財產繼承與個人信息保護問題研究[J].法制與經濟,2019(11):62-63.
[3] 王韜.網絡虛擬財產繼承問題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11):180-182.
[4] 鄭麗絢,佀連濤.網絡虛擬財產繼承問題的理性反思與對策構建[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15):174-176.
[5] 史霖東.我國網絡虛擬財產的繼承問題探究[J].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32(04):56-58.
[6] 陳康,吳仙桂.我國虛擬財產繼承的法律問題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8,35(06):94-99.
[7] 李學成.我國網絡虛擬財產繼承的法律問題及其立法完善[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7(01):25-31.
[8] 陳燦.網絡虛擬財產繼承的法律問題研究[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32(06):106-111.
作者簡介:李居宸(1996- ),河南固始人,本科,鄭州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研究方向:行政史法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