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計育
對接職業標準,結合業態前沿,依據企業一線專家分析,確定管理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對管理崗位職業能力進行分解,結合典型工作任務所需知識、能力、素質進一步結合實踐和案例組織教學內容,進行項目開發,將《管理學基礎》課程整合為以下六個教學內容,分別為項目一管理學認知、項目二創新、項目三決策、項目四組織、項目五領導、項目六控制。本課題研究選取《管理學基礎》教學內容中《項目四組織》和《項目五領導》為例,課程教學共計16學時,說明目前高校管理學基礎課程線上教學新思路。
一、《管理學基礎》課程線上教學整體設計思路
課教學內容以企業管理崗位典型任務為起點,在專業指導委員會指導下,結合學生學情及現狀授課,采用“階梯遞進模式教學設計思路”。針對管理活動解決企業組織重構-企業人員配備-塑造領導權威-企業人員激勵等技能,培養學生從事管理崗位所需綜合職業能力。
首先教學整體設計考慮企業對管理崗位從業人員的要求,將崗位所需知識、能力、素質融入項目設計各個環節,以適應工作崗位任務為項目設計綱要,結合職業就業向導,設計項目內容。組織企業專家和教師分析管理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并對人力資源管理崗位職業能力進行分解,通過學習學生能達到管理崗位所需的基本管理條件。
其次設計教學組織過程,按照企業發展組織結構過程為主線(主線為企業組織重構-企業人員配備-塑造領導權威-企業人員激勵),選取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培養學生從事管理崗位所需的綜合職業能力,重構教學文本構建教學內容。
第三教堂內容重構與學情分析、授課特點相結合,圍繞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由簡單到復雜、單一至綜合遞進式設計學習情境。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實施教學過程,從而實現課程的教學目標。
最后教學內容采用“基因植入式”思政教學方法,將公平意識和嚴謹細致思政內容嵌入至人員配備教堂任務中;將精益求精和誠實守信工匠精神嵌入至雙因素理論之中;將勤儉節約思政內容嵌入至人員激勵教學內容模塊中;通過思政內容的教學,有效促進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深化,提升學生職業素養。
二、《管理學基礎》課程線上教學新思路
(一)考慮目前狀況,重構教學文本,推動線上教學順利進行
教學團隊高度重視、積極應對線上教學帶來的影響,落實“停課不停學”要求,及時調整教學策略與組織形式,將原來每周3課時教學內容,分解“2+2”單雙周輪流授課的教學形式,方便師生合理安排時間;考慮目前線上情況,采用錄播的課堂教學形式,重構教學內容,將單個任務教學視頻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將知識要點和實操技能碎片化呈現,碎片化學習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普適學習行為習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結合高職特點,采用六步驟教學環節,確保線上教學節奏流暢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充分考慮到意識形態及教學內容完整性,我校采用了錄播線上教學形式,因此本課程線上教學借鑒了六步驟環節教學,即課前準備—課程導入—新授內容—知識鞏固—技能提升—知識拓展六步驟,將知識點糅合,優化項目化課程,在線上視頻教學和線下論壇交流中流暢切換,采取討論交流、發布公告、設置挑戰案例等,增加學生交流機會。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因此結合高職學生特點,在學習過程中創設情境,比如溝通技能教學中教師結合目前現狀講解溝通案例、組織架構中教師精心設置案例等,引導學生討論。
(三)突破線上教學瓶頸,改革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空中課堂參與度
教學過程中首先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線上教學如何吸引學生參與課堂,課程教學團隊進采用了以下方式:
(1)運用信息化教學技術,鼓勵每位學生參與。例如講授項目塑造領導權威中,教師利用電腦“白板”,引導每一位學生評價輔導員的領導行為,采取鼠標點擊領導方格圖,從而引導出領導行為分布圖,提高了學生課堂參與度。
(2)活用案例教學,引導學生角色扮演。教師課堂中導入案例,采用PBL教學法,引導學生組隊的形式參與到教學過程,利用“角色”的不同,進行換位思考,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例如講授溝通技巧任務中,設置不一樣的角色,在學校教務系統討論區中結合案例,深入探討溝通障礙及提升溝通技巧。
(3)巧用短視頻手段,鼓勵學生創新。教學實施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幫助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能力和知識的建構在活動中體驗,在探究中發展,有效培養學生的技能。例如講授溝通技巧任務中,鼓勵學生依據現有設備(比如手機和電腦等),錄制身邊溝通視頻(溝通障礙或者溝通技巧視頻),上傳至學校教務系統討論區,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四)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培養有責任、敢擔當的管理型人才
教學內容以專業知識和技能為載體,深入挖掘課程中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從教學內容和環節、教學方法、資源分配等方面融入價值引領內容。教學素材內涵發掘的核心價值觀為:責任、擔當。責任是指做好份內的事情,在課程思政設計中將責任內化為嚴謹的工作態度、誠實守信的處世原則和公平公正的職業素養。擔當是指敢于承擔責任,盡可能將工作和事情做到完美,個人工作中有擔當需要有崇高的理想、不斷提升和超越自我。在課程思政設計中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教學之中,將價值觀隱性滲透至每一個學生,使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職業素養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五)改革課堂教學評價方式,發揮線上教研優勢,確保線上教學有反饋
教學考核評價采用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以過程評價為主的考核形式,過程評價包括上課簽到、論壇回復、QQ課程群交流,占70%,結果考核即學生提交的作業,過程評價的比重超過了結果評價,采用騰訊會議、釘釘等移動辦公平臺,定期組織線上教研活動,邀請企業人員不定期開展教學研討,審核教學視頻,做到每節課教堂資源均有反饋。
三、線上教學學生學習效果
學生學習效果顯著,積極參與線上教學討論,教學滿意度高。比如從2020年5月28日《管理學基礎》課程線上課程教學(領導塑造領導權威學習項目),教學班級共33人,從線上反饋結果來看,全部線上簽到學習;全部參加了線上課堂評價,教學內容掌握14人、基本掌握19人、未掌握0人,教學效果得到學生認可;共計31人提交了線上作業,2人因手機設備原因提交不成功,作業完成情況較好;針對“學校教務在線”平臺論壇中“請結合教學資源,闡述領導和管理的區別”論題,共計179人次參與了討論,學生們在討論區中除了提交自己的答案,還參與了其它同學提交答案的評價,通過互評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生參與課堂的教學積極性高,尤其是線上教學交流討論環節,在團隊成員激勵環節,學生利用手機和電腦制作微視頻,在學校教務在線系統中進行學生互評,有效提升了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馬暢.疫情防控期間高校線上教學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0(4).
[2]高忠虎.新冠疫情防控期基于騰訊課堂和超星泛雅平臺的高校線上教學實踐與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0(4).
[3]張煒,閻勇,劉智勇.新冠疫情給高校在線教學質量帶來的挑戰、思考與提升[J].中國農業教育,2020(2).
[4]陳向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高校微生物學教學帶來的挑戰與發展機遇[J].微生物學通報,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