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霞 劉英
摘 要:作為國共第一次合作的產物,黃埔軍校以其頗具成效的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出大批優秀的革命軍事人才。以周恩來、熊雄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采取靈活多樣的教育方法,積極創建組織機構和規章制度,傳授國民革命理論,培植反帝反封建革命思想,為黨在軍隊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鑒。研究黨在黃埔軍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新時期開展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黃埔軍校;思想政治教育
1924年5月,孫中山在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于廣東廣州黃埔區長洲島設立陸軍軍官學校,即黃埔軍校。時值黃埔軍校建校96周年,回顧中國共產黨在黃埔軍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總結其中的歷史經驗,有利于全面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提升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實效,開創部隊建設發展新局面。
一、中國共產黨在黃埔軍校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黃埔軍校創立之初,效仿蘇聯紅軍設立黨代表和政治部,首創思想政治教育組織機構,取得諸多成果。
(一)建立健全各級組織機構,制定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
1.調整政治部組織機構及政治制度。黃埔軍校設立黨代表負責指導黨的政治工作,保證黨的主義及政策貫徹執行。政治部輔助黨代表處理工作,對內負責訓練和指導全校官佐員生士兵,對外負責宣傳組織及政治指導。周恩來任軍校政治部主任后,著手健全政治部組織機構,在政治部下設指導、編纂、宣傳三股,后又改組宣傳科和組織科,分別負責主義、文化的宣傳和各類活動的組織。[1]在周恩來帶領下,政治部先后制定《政治部服務細則》《政治部訓練班訓練綱要》等規章制度。
2.建立中共黃埔特別支部。1924年秋,中國共產黨在校內建立中共黃埔特別支部,將其作為中國共產黨在校內的領導機構,這是黨在軍隊的第一個基層黨組織。黨支部的主要工作任務是吸收和培養共產黨員,團結革命師生,指導黨員參加革命斗爭工作,推動軍校深入貫徹孫中山提出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鞏固和發展國共統一戰線等。
(二)設立學生社團,進行思想政治宣傳教育
黃埔軍校成立之初,成立火星社來宣傳黨的主張,團結革命軍人。在火星社的基礎上,改選成立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聯合會積極出版《中國軍人》《兵友必讀》等刊物;積極組織宣傳工作,召開講演大會,選派工農商學代表在公眾場合就重大事件發表看法。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學員的思想覺悟,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日后密切聯系群眾工作打下基礎。
(三)采取多樣化的教育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1.開設政治課,加強理論灌輸。政治課是黃埔軍校最常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黃埔軍校的政治課科目主要有信仰教育、近代觀教育以及馬列主義教育,開設《三民主義》《各國革命史》《蘇聯研究》等課程。同時制定《政治課程訓練計劃》《政治訓練進度表》等對課時和教學計劃做出詳細規定。
2.舉行報告會,增強革命認同感。上課之余,黃埔軍校經常邀請國共兩黨重要人物及社會有識之士來校舉行報告會。極有代表性的有鄧中夏的《香港罷工之經過》、澎湃的《海風農民運動之成績》、吳玉章的《中國革命與世界革命的關系》等。這些報告有效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增強了學生對革命的認同感。
3.組織社會實踐活動,運用理論知識。黃埔軍校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如參加平定商團叛亂、東征、平定劉楊叛亂等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的斗爭。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極大增強了學生的革命信心,提升了學生綜合能力。
4.建設校園文化開展文娛活動,進行環境熏陶。黃埔軍校校門上“革命者來”的匾額,以及“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斯門”的對聯,要求全校師生將“不要錢、不怕死、愛國家、愛百姓、終身為救國救民事業而奮斗”作為行動綱領。軍校的公園、紀念碑、烈士墓園等都是宣傳革命思想的課堂。學員組織血花劇社,以反帝反封建為題材自編劇本,舉辦話劇和晚會。除了上述教育方式外,黃埔軍校經常組織政治討論會,設置“政治問答箱”,創辦刊物等輔助教育工作有序推進。
多樣化的教育方式為軍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積累了諸多經驗。首先,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黨是人民軍隊政治工作的領導核心,必須重視加強中國共產黨對思想教育政治工作的絕對領導。[2]黃埔軍校特別支部,帶領軍隊學員在軍事戰爭中英勇抗敵,贏得勝利。其次,教育主體要以身作則,身先示范。這是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條件。周恩來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期間,以身作則,嚴守紀律,親臨戰線,深受愛戴。再次,要密切聯系群眾,維護群眾利益。黃埔軍校在東征興寧時提出“不拉夫役,不用軍用票,付價購物,保護人民”,周恩來同志也多次向群眾宣告:“本軍系解除人民痛苦而來”,“完全是為人民幸福而來”。這些與當下中國共產黨堅持群眾觀點,走群眾路線不謀而合。
二、中國共產黨在黃埔軍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啟示
(一)與時俱進,創新教育方式方法
黨在黃埔軍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樣,成效顯著。這與教育內容鮮明的時代性、形式的多樣性密不可分。抓住了時代主旋律就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就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環節。新時期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應與時俱進,結合最新理論成果及時代主題,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多樣化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強民眾的政治認同感。
(二)加強高標準師資隊伍建設
以周恩來、惲代英、聶榮臻等為代表的黃埔軍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其優秀的個人素質、過硬的工作作風成就了黃埔軍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輝煌。教師隊伍素質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直接影響到整體工作的質量和效果。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新問題,新挑戰,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打贏師資攻堅戰意義非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應以更高標準建設教育主體隊伍,著力建設好一支“政治堅定、雙重定位、師德高尚、結構合理”[3]的教師隊伍,以滿足復雜社會需求。
(三)開展教育工作要把握時代性富有針對性
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以周恩來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緊密結合時代背景,有針對性地選用方式方法,大力宣傳先進革命理論,抓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心環節,取得較大成效。而今,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教育工作任重道遠。我們要遵循習近平同志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時代性和感召力的指示,不斷在新形勢下有針對性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黃埔軍校為國共兩黨培養了大量的軍政人才,開辟了黨在軍隊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先河,為黨在軍隊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寶貴經驗,這些經驗對新時期開展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極強的借鑒意義,值得我們不斷去探討、深究。
參考文獻
[1] 王樹蔭.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23.
[2] 寧學峰.中國共產黨早期軍隊政治工作的歷史經驗及當代啟示[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9:41.
[3] 郭鳳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建設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255-272.
基金項目:西華大學首批“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研究生示范課程《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項目編號:SFKC2020001)。
作者簡介:孫紅霞(1995-)女,甘肅蘭州人,西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劉英(1979-)女,山東平度人,西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