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熱尼沙·阿布勒孜
(新疆阿克蘇市庫木巴什鄉農業發展服務中心,新疆 阿克蘇 843000)
玉米病變其實指的就是玉米在生長過程中受到周圍環境與有害物質的影響,生理機能無法正常運行,從而在外部呈現一定病變的現象。常見的玉米病害有大小斑病、圓斑病、褐斑病、紋枯病等等。大斑病主要會危害玉米的葉片,嚴重時甚至會危害到玉米的葉鞘和苞葉;小斑病是自下部葉片開始發病,逐漸向上蔓延,以玉米抽穗時最多;圓斑病會危害玉米的果穗、苞葉、葉片和葉鞘;褐斑病會侵染葉片、葉鞘和莖稈,以葉片與葉鞘連接處病變斑最多。
常見的玉米蟲害有玉米螟、草地螟、地老虎、玉米葉螨、雙斑螢葉甲、玉米蚜、地下害蟲、玉米旋心蟲等等。在這些常見的蟲害中,玉米螟對玉米的危害最大,對玉米的幼苗期、生長期都有影響,幼苗期會直接導致幼苗壞死,生長期主要以玉米葉片危害為主,會導致玉米葉由綠色變為黃色再變為白色,直至枯死。蟲害對玉米的生長危害極大,需要我們做好充分的防治措施。
農業防治主要指的合理選擇玉米品種、正確播種、因地制宜進行管理作業等。在選擇玉米品種的時候,可以選擇雜交和本身就帶有抗病性能的新品種。播種時,可以購買好的拌種劑對玉米進行拌種,能夠極大的降低玉米病蟲害的幾率,而且經過拌種的玉米扎根會較深,更加不容易倒伏。如果遇到連茬播種,則需要用輪作的方式,將用地與養地相結合,不僅可以幫助我們防治病蟲害,還能改善土壤狀況,實現玉米增收增產。在田間管理作業時,我們要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區的環境、溫度、土壤來進行不同深度與密度的種植,盡量提前種植,使玉米提早出苗,以此來降低土壤傳播病蟲害的幾率。同時我們還需要注重磷鉀肥等化肥的正確合理使用。
生物防治技術主要指的是用微生物對玉米病蟲害進行防治,像是利用蟲害的天敵、病原微生物、抗生素等,效果比較好的有赤眼蜂、白僵菌、Bt乳劑。生物防治技術因其成本低、效果佳又生態環保,成為近幾年備受大家關注的一種防治技術。
以玉米螟的防治為例。玉米螟越冬幼蟲化蛹之前,在玉米心葉中期,將白僵菌和細沙土以0.5kg:5kg的比例進行攪拌,制成顆粒性藥劑,然后放到玉米心葉中,可以直接殺死玉米螟的幼蟲。在玉米螟產卵高峰期的時候,可以人工飼養赤眼蜂,將其大量投放玉米種植區域,直接殺死玉米螟。
對于Bt乳劑的使用,一般是使用150ml/667m2,再加1kg的水和15kg的細沙攪拌,每株使用3到4克就好。
物理防治主要指的是運用物理因素對病蟲的成長與繁殖進行干擾,進而實現降低病蟲害的目的。這種防治技術操作簡單,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時對農作物以及周圍環境均不會產生傷害,屬于經濟環保的一種技術。
一般常用的物理防治技術包括燈光誘殺、色板誘殺、人工機械防治等。燈光誘殺是利用害蟲對燈光有趨向性的特點,在種植區域設置黑光燈、高壓汞燈等對害蟲進行誘殺;色板誘殺是利用害蟲對顏色有趨向性,尤其是對黃色極其敏感的特點,通過設置黃色粘蟲板、懸掛銀灰色塑料膜條、覆蓋銀灰色地膜等方式來實現殺死害蟲的效果。人工機械防治主要是指農戶直接將被病蟲害的玉米植株拔除,對植株中的玉米穗、葉片、雜草等直接進行捕殺或是采用機械方式進行隔斷等,來實現降低病蟲害的目的。
化學防治主要指的是運用化學藥劑對玉米病蟲害進行防治。一般包括殺菌劑和殺蟲劑兩種類型,有噴粉、噴霧、浸種、噴種等方法。這種防治技術是農戶在進行玉米病蟲害防治時最常使用的技術,也最為便捷?;瘜W防治技術的應用時應堅持少用藥,科學合理用藥的原則。由于目前許多農戶對藥劑了解不足、對病蟲害防治的時期把握不到位、對藥劑使用缺乏良好的安全意識等,導致現階段化學防治仍存在很大問題。對此,我們在運用化學防治技術時,要注意一下三個方面:
首先,要明確防治對象,對癥下藥。在選擇化學藥劑時,要對玉米的品種及其特征有足夠的了解,不同的玉米品種需要選擇不同的藥劑,才能很好的起到防治病蟲害的作用。避免因為用錯藥導致錯過防治最佳時期。
然后,要充分了解病蟲的成長期規律以及不同時期對玉米不同部位的危害,結合種植區域周邊環境對病蟲生長的影響來用藥,最好能夠在病蟲生長初期就有效地抑制住,從根本上達到我們防治病蟲害的目的。
最后,要掌握好藥劑的用量,一定要嚴格按照科學的比例進行調制,不能一味的增加用量,因為增加用量并不會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還會對玉米的生長造成不良影響。
在種植玉米的各個階段,包括選種、生長、抽穗、成熟,都極易受到病蟲害的影響,如何有效防治,需要我們的種植工作者嚴格把控,科學合理的應用農業防治技術、生物防治技術、物理防治技術和化學防治技術等,把握好技術要點,實現我們最終防治玉米病蟲害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