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樂
云南師范大學華文學院國際漢語教育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漢語。截至2019年6月,全球已有155個國家(地區)設立了539所孔子學院和1129個孔子課堂。
漢語作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并不易學。學習者在學習漢語時受母語的影響,造成發音不準確、語法不規范等現象。漢語教學在聽說讀寫全面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培養學生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交際講究發音準確,斷句合理,但學習者“洋腔洋調”現象普遍,音樂音節和諧,節奏感強,而且是世界通用語言,具有啟迪心靈、陶冶情操的作用,在作為對外漢語教師志愿者赴泰國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我借助音樂進行教學達到了良好的效果。
音樂的種類有很多,在中國音樂包括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課文內容選取音樂進行教學。
泰國學生對中國明星、流行音樂和電視劇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對流行音樂《學貓叫》很感興趣,在教學生唱時,發現學生的學習能力強,跟隨音樂唱了幾遍后就能串起部分歌詞,而且發音標準,斷句合理。
除了《學貓叫》,學生還會《好想你》、《青花瓷》等流行音樂,還有《新年好》、《數鴨子》等膾炙人口、節奏明快的音樂。學生對中國流行音樂的興趣高漲,如果將中國流行音樂運用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勢必會增加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
中國古詩詞的發展伴隨著音樂的發展。許多著名詩詞被譜成曲供人傳唱,最廣為流傳的是蘇軾的《水調歌頭》,以中秋為背景,向遠方的親人寄去自己的思念和美好祝愿。在中秋節時,我將這首詞教給漢語俱樂部的學生,由于學習過幾年的漢語,對中華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在向他們介紹中秋節的來歷、習俗之后,展示這首歌曲,歌曲意境優美,學生學習速度很快。
如今我國學者很重視古詩詞在人民之間的流傳度,央視節目《經典詠流傳》由流行歌手將古詩詞加上現代的元素譜成曲子,展現出來供人傳唱,古詩詞的優美意境與現代元素融合在一起更吸引人們的注意力,起到了很好的傳播作用。
有很多我們熟悉的旋律被改編成多種國家的語言,例如《生日快樂歌》、《兩只老虎》,這類歌曲在日常教學中需要將語言改成漢語,歌詞對應,學生能快速地學習。
教授低年級時,學生剛接觸漢語,可以將漢語配上節奏感強的旋律,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洋腔洋調”現象。在學習問候語《你好》時,可以這樣排列:你好!你好!你好呀!你好嗎?我很好。謝謝!逐漸加快旋律。此外,還可以鼓勵漢語基礎好的學生自己改編中文歌曲。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將音樂運用到漢語教學中,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漢語,能夠增加學生的興趣。
在學習漢語歌曲時,并不是所有的歌詞都是學生學過的,這些新的詞句,增加了學生的詞匯量。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音樂更是以其動聽的旋律,優美的歌詞感染著人,在學習漢語歌曲時首先要了解歌詞的含義,在唱歌時,歌曲的旋律也會感染人,不同的旋律表達了不同的情感,因此在學生學會中文歌曲時,也伴隨著了解了中華文化。
音樂與對外漢語結合能夠幫助對外漢語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但并不是所有的音樂都適用于對外漢語教學,因此對外漢語教師在選音樂時要注意音樂對學生的影響。
學生通過學習漢語打開了認識中國的大門,作為對外漢語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讓學生學習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因此,在選擇音樂時,我們不僅要重視旋律,更要注重歌詞內容,積極向上才是我們傳播漢文化的目標。
要選擇符合學生水平的音樂,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漢語水平的學生要有不同的選擇標準,幼兒園零基礎的學生接觸到簡短明快的音樂會學習熱情高漲,有一定漢語基礎的成年學生則會覺得這類音樂幼稚無趣。因此要懂得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的音樂。
在引入音樂之前,教師可以先了解學生對漢語歌曲的態度、看法、喜歡的歌曲類型,分析漢語歌曲在泰國學校的影響力,然后根據大多數學生的喜好選擇合適的音樂引入教學,這樣學生接觸到自己喜歡的音樂類型,必然會增加學習的興趣。
雖然音樂引入對外漢語教學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學生的語音問題,但是缺乏專業的研究隊伍,沒有系統的研究,也使得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理論研究與教學實際脫節,而且對外漢語教師缺乏樂理方面的知識,因此音樂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有系統地應用還存在一定的困難。但是,將音樂與對外漢語教學相結合勢在必行,對此我們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