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麗 吳星德
南昌職業大學,江西 南昌 330500
秘書學自2012年被納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以來,已經取得了與漢語言學等中文專業相應的本科地位,但秘書學學科建設依然存在不少問題。缺乏自身學術話語權、教學更偏向職業能力培養以及應用型研究型人才培養不高等問題依然是秘書學學科中長期存在的問題。本文在闡述秘書學與其他學科交叉關系的基礎上,從秘書學以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探索了秘書學學科的建設路徑。
秘書學作為獨立專業之一,其學科評價應更多地由本學科內部的專業人士、協會以及期刊來評價。但遺憾的是,雖然秘書學發展了30余年,但發展的經驗和底蘊都不如中文專業或者管理專業,相對這些相關專業而言,秘書學依然處于附屬地位,學科的話語權和對立性相對較差。并且,秘書學專業暫時還沒有與其本科專業學科地位相匹配的學術期刊平臺,該領域內的專業期刊不僅數量極少,其中的佼佼者如《秘書》、《秘書之友》等專業刊物也未被國內外頂級核心期刊目錄收錄。這使得秘書學專業的教師難以憑借自身學術研究成果以及學術資源來發展自身,在傳統學科評價體系中也處于嚴重劣勢,導致教師職稱評比困難。部分秘書學專業教師不得不依靠發表中文專業核心期刊或者管理學專業核心期刊以通過職稱評比,這又使得秘書學專業難以改善依附屬性。另外,秘書學專業的博士點、碩士點屈指可數,這也限制了該專業的人才隊伍建設,限制了發展規模和動力。因此,秘書學課程建設首先應擺脫專業依附現象,建立獨立的話語權。
專業依附是秘書學專業中客觀存在的現象,作為涉及中文、外語、管理等多領域課程的學科,秘書學不可避免地會和其他學科的專業內容產生交叉。但為了秘書學專業長遠發展而考慮,擺脫其他專業的束縛,建立自身的學科評價體制依然需要相當大的重視和努力。擺脫專業附屬現象,首先應客觀評價其他專業學科在秘書學專業中的地位,如中文專業課程培養的學生使用現代漢語知識和理論,在口語和書面語方面的溝通和表達能力,這與秘書學專業對人才溝通協調能力的要求是高度一致的;再如,秘書學培養的秘書工作者雖然會為企業領導提供管理方面的決策,但并不實質性參與組織實施方案的管理工作。因此,秘書學專業既不應該過度“去中文化”也不應該過多地偏向“管理學”,而應該從秘書專業的需求、發展等角度出發,平衡其他專業課程在秘書學專業中的比重。其次,秘書學專業教師應盡量在統一平臺上發表科研成果,盡早使秘書學專業擁有自己的高質量核心期刊平臺,擁有相應的學術聲譽,使各高校秘書學專業教師有更穩定的學術探討氛圍和更鮮明的職業發展前景,最終實現教師與秘書學的共贏。最后,應合理配置秘書學專業的碩士點和博士點,在部分高校探索秘書學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路徑,提高秘書學向更深層次發展的后勁,以實現和其他學科的公平競爭。
在秘書學還沒有被納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之前,秘書學專業在高職院校開展較多,主要面向的企業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即使是秘書學納入本科專業目錄的今天,秘書學依然延續著傳統上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事實上也是如此,大部分秘書學專業畢業生工作去向依然以民營企業為主,從事的崗位既有相匹配的秘書工作,也有與管理或者中文專業相關的如物流管理、人力資源、企業內勤、宣傳策劃等工作。這些工作固然不完全與秘書學專業的所有課程相匹配,但也證明了秘書學各個課程以就業為導向而設計的實用性。但是,作為本科專業,秘書學不能繼續簡單地延續傳統的以就業發展為導向的教學和課程設計,而應在注重學生就業發展的同時,更偏向學科的專業化人才的培養,使秘書學專業人才不僅具備從事秘書工作的實踐能力,還具備較高的秘書學理論研究和發展能力,為秘書學領域培養綜合素質人才,才是秘書學未來能夠擴大擴張的根本。在把握學生就業大方向的基礎上,兼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以及學科人才可持續性發展的培養,才是秘書學專業教學改革最好的方向。
秘書學專業的綜合素質要求學生既要掌握秘書相關的專業理論與實踐技能,還有對與之相關的如中文、外語、管理等專業課程有較好的把握;既要具備秘書職業的工作素質,又要對秘書學理論體系有自己的認識;既要符合社會職業化需求,又要符合學生個人和學科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因此,以綜合素質提高為導向的教學改革首先應從中文素養以及管理、會計、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識與能力培養入手,先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使學生對秘書職業的職責、內涵以及相關延伸有清晰的認識,以職業化教育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其次,應從實踐的角度深化學生對秘書學專業知識在各個領域的實踐能力,既可以通過校企合作實現,也可以通過校內創新創業平臺鼓勵學生自主參與而實現。最后,要以綜合素質提高為導向優化教學課程編排,在大一大二課程中應增加中文、外語、管理等方向的自學課程,要求學生以網課的形式完成相關知識理論的積累,而在大三大四學校應對學生在秘書學專業領域可持續發展方向給與引導,一方面給與學生就業方面的指導,另一方面也推薦學生積極參與碩士研究生考試,引導學生在秘書學方向更進一步,以實現秘書學專業人才培養的可持續發展。
秘書學作為本科專業,其能力培養特征是區別于過去針對職業化的培養方式的。過去高職式培養模式過于專注秘書這一職業的技能和技術培訓,實踐培訓的特征過于突出。而作為本科專業,秘書學專業不再僅限于職業化人才的培養,還應更多地偏向應用型人才以及研究型人才的培養。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培養的學生具備秘書學理論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既可以在職業工作中使用秘書專業溝通、管理方面的專業才能,又能通過學習吸收秘書學專業新的理論成果,并快速具備理論知識運用能力。而研究型人才培養要求學生對秘書學的理論體系以及相關專業影響有清晰的把握,要求學生不僅能夠對理論知識融會貫通,還能結合具體的商業案例,對秘書學理論研究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其他商業案例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
本科階段的秘書學專業更多的依然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這就說明秘書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既要把握好職業實踐與秘書專業的關系,又要把握好理論知識與秘書學的關系。秘書學專業培養的學生畢業后大部分將進入企業就業,因此,秘書學專業首先應重視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把秘書實務、檔案管理、速記、公共關系原理等課程內容以體系化的形勢教給學生。另外,還應重視秘書學專業的中文學科屬性與管理學交叉的現實情況,允許學生向中文專業以及管理學專業方向轉型。其次,應引導理論課程與社會實踐課程相結合,且社會實踐課程指導教師最好由理論課教師兼任。最后,應重視在大三大四階段對學生的引導。行百里者半九十在秘書學專業的學習過程中有明顯的表現,秘書學作為以培養學生溝通和管理能力以及學科研究能力的專業,應發揮出教師在秘書學方面溝通和管理的特質,引導更多的學生嘗試向秘書學更深層次的學術領域發起挑戰。在秘書學專業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應積極調研學生對未來人生路徑的需求,鼓勵有秘書學研究興趣的學生在秘書學學術領域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