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檔案與文件署發布數字保存框架
繼2019年9月發布征求公眾意見的草案后,美國國家檔案與文件署于近期發布了數字保存框架(Digital Preservation Framework)。該框架包含了一系列的文件,確定了識別數字文件風險的方法、采取行動的優先順序,并確定了16種不同類型電子文件的基本保存特征與保存500多種文件格式的計劃。該框架記錄了美國國家檔案館目前的能力和行動,這些能力和行動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展。感興趣的同行可參考該框架的訪問地址:https://github.com/usnationalarchives/digital-preservation。(陳艷)
美國檔案教育與研究協會2020年會線上順利開幕
受疫情影響,美國檔案教育與研究協會(Archiv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AERI)2020年會取消線下會議并于2020年7月6日—10日啟動“線上AERI年會周(Virtual AERI Week)”活動。全球范圍內的檔案專業高等教育教師、檔案理論與實踐研究者、檔案學專業研究生可以通過AERI社群通信網進行注冊,選取感興趣的專題研討會進行線上交流和學習。此次線上會議的核心議題包括:計算檔案學(Computing Archival Science)、社群檔案(Community Archives)、檔案高等教育研討(Archival Education)等。其中,中國檔案學者馮惠玲、連志英等牽頭的“探索未知:檔案學研究的下一個五年圖景”分小組會議,邀請國內外檔案學專業師生共同探討近未來檔案學研究的熱點。(李子林)
牛津大學舉辦線上數字人文暑期學校
2020年7月13—18日,牛津大學成功舉辦了數字人文暑期學校(Digital Humanities at Oxford Summer School,DHO×SS),此次活動于線上舉辦,吸引了來自44個國家和地區的參與者。牛津大學數字人文暑期學校是一個開放性、集中式的短期培訓活動,內容涉及數字人文理論、數據技術、檔案、眾包、數字遺產、數字歷史等領域。為保證參與效果,此次暑校的與會人員限制在270人左右,其中,56%為研究人員與學生,40%為來自檔案館、圖書館等文化遺產部門和出版社的專業人員。牛津大學于2008年開始舉辦文本編碼(Text Encoding Initiative,TEI)暑期學校,2011年起正式開始舉辦數字人文暑期學校,本次為第九屆。預計數字人文暑期學校十周年紀念活動將于2021年7月舉辦,相關信息可通過訪問活動官網(dhoxss.net)訂閱郵件獲取。(許曉彤)
加拿大國家圖書與檔案館新數字化土著遺產
加拿大國家圖書與檔案館對大批與加拿大土著民經歷和貢獻相關的藏品進行了數字化及著錄。這些數字化內容包括文本文件、照片、藝術品、地圖,主要來自私人捐贈、政府檔案和大量與原住民、因紐特人、梅蒂斯混血民族相關的公開出版物。其中,“1991—1993年皇家土著民委員會聽證會照片”“梅蒂斯人有關的文件、貨幣股票以及西北地區梅蒂斯股票申請”“加拿大愛斯基摩人藝術理事會記錄”等數字化館藏不僅說明了歷史,而且對于如今渴望回溯歷史的土著民及社群而言有著重要意義。加拿大國家圖書與檔案館曾發起倡議,旨在為原住民、因紐特人和梅蒂斯人獲取相關館藏資源提供便利,該倡議支持了社群保護、復興土著語言和文化。通過社群約定,他們將繼續致力于更好地提供館藏利用,并進一步支持土著資源的優先數字化和保存。(蘇煥寧)
英國國家檔案館將擴大服務范圍
2020年7月,英國國家檔案館決定擴大服務范圍和用戶容量,為用戶提供更多的館藏訪問機會。從8月25日開始,國家檔案館將開放二樓的地圖和大型文檔閱覽室,并增加一樓文檔閱覽室的可用席位。為了保證疫情期間員工和用戶的安全,國家檔案館要求所有進行訪問的人同意接受新型冠狀病毒訪問者憲章,并啟動了預定系統。所有的用戶必須進行預定,每周僅限一次訪問。(劉芮)
(譚必勇整理 來稿日期: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