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小學生正處于體能發展的關鍵時期,開展好小學體育教學至為重要,而體育器材是小學體育教學順利開展的重要物質保障。基于農村學校體育器材匱乏的現狀,提出農村學校體育器材創新利用策略,為一線教學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 農村學校;小學生;體育教師;體育器材;摸高器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0)05-0135-02
1 前言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提出:“各地、各校必須要重視體育課程發展,加大對優質體育課程資源利用挖掘,打造特色體育教育課程。”但對于農村小學而言,體育器材缺乏制約了體育教學發展。在體育教學中,農村體育教師必須更新教學理念,對體育器材的創新利用進行更多探索研究,更好地開展體育教學。
2 農村學校體育器材配備現狀
當下我國正處于城市化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城鄉差距大,城市、農村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很多偏遠的農村地區由于經濟條件落后,教育資源極度匱乏,體育資源器材與相關教育文件規定相差甚遠。調查研究發現,當前有60%~80%的農村小學存在體育器材不足的問題。在調查的15所農村小學中,幾乎沒有一所小學能夠完全配備與國家規定相符的必備類體育器材,而有自制體育器材意識的小學不到兩所,大多數農村小學是依靠有限的體育器材進行體育教學[1]。由此可以看出,當前農村學校體育器材的配備情況和利用情況皆不理想,對學生的健康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3 農村學校體育器材創新利用策略
充分發揮體育器材的多功能性? 對于農村小學體育教師而言,在體育器材不充裕的情況下,充分挖掘現有器材的功能,利用體育器材的多功能性,開展“一物多用”的體育教學活動,就可以彌補器材短缺問題,確保農村小學生也可以得到正常的體育鍛煉。
以呼啦圈為例(圖1),呼啦圈是一種廉價、易獲得的體育器材,即使在農村地區,這種體育器材也是比較常見的。呼啦圈有關節旋轉運動的功能,教師可以利用呼啦圈組織學生開展多種體育活動。如教師可以利用呼啦圈帶領學生進行跑步練習,活動過程中按照一定的距離擺放呼啦圈,并以此作為標志物,學生跑步時雙腳必須要落入相應的呼啦圈中,這樣就可以對步幅和步頻進行練習。
此外,教師還可以將呼啦圈視作靶心,以此帶領學生進行投擲練習,引導學生將投擲的器物投入相應的呼啦圈中。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臂力和準確投擲的能力就可以得到有效鍛煉。而類似于這樣“一物多用”的體育教學方式還有很多。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若能充分發揮體育器材的多功能性,就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體育器材匱乏的問題,是對體育器材創新利用的重要體現。
利用廢舊物品自制體育器材? 在農村小學體育教學中,盡管很多體育器材有多樣性的功能,但是若是在體育教學中總是讓學生使用這幾種器材,學生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倦怠感。對此,筆者認為在創新利用體育器材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帶領學生自制體育器材,為體育課堂注入活力。
如木材在農村是非常常見的,教師在帶領學生自制體育器材時,可以選取兩塊長度一致的木板,并在上面釘上套圈,這樣就制作成一雙“同心鞋”。教師可以讓幾位學生穿著自制的“同心鞋”進行賽跑,而學生想要獲得勝利,就必須保證步伐方向一致。這樣的教學活動對于學生而言無疑是十分新穎有趣的,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會得到協調性和協作性方面的訓練[2]。
再或者,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將班級中不用的廢舊試卷和報紙一層層揉成一團,并使用透明膠帶將其封住,不讓其脫散,這樣就制作成一個紙球。而相比較于鉛球、壘球等,紙球更輕、更易控制。在帶領學生進行投擲練習時,教師可讓學生先拋擲紙球,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投擲動作的要領。顯然,這也是教師創新利用體育器材的一種體現。
挖掘隱性資源,充實體育器材? 在農村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若能善于觀察,就會發現身邊到處都有可利用的體育器材資源,如桌子、椅子、書包、椅墊等,都可以成為體育教學的器材。以學生墊在椅子上的椅墊為例,在一些體育接力比賽中,就可以將這些椅墊按照一定的距離鋪在地上,以此作為跑步中的障礙物,這樣就可以使常規的跑步訓練教學變得豐富多彩。同時還可以將班級中學生的椅墊拼湊在一起,變成體操墊或者摔跤毯,從而組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體育訓練。
再或者,學生每天背的書包其實也可以充當體育器材,筆者在執教過程中就曾帶領學生開展“小小炸藥包”的體育教學活動。活動過程中在學生的書包中裝滿書本,學生要背著書包跑步或者練習蛙跳,這樣書包就成為體育訓練中的負重器材,可促使學生的肌肉耐力得到更好的鍛煉。
從列舉的這兩個例子可以看出,身邊有很多值得發掘的隱性體育資源,而一些教師由于受定向思維的限制,沒能看到這些物品的體育教學功能。教師若能留心觀察、創新利用,小學體育課堂勢必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創新利用體育器材,改進體育教學? 在農村小學體育教學中,對體育器材的創新利用不只是為了解決體育器材匱乏問題,創新還能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帶領學生進行更為科學的體育訓練。如籃球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的重要內容,通過學習籃球可以鍛煉學生的跑跳能力,并有助于學生團結意識的提升;但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個子較矮,在籃球學習中投籃命中率較低,而這很容易對學生的自信心造成打擊。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創新利用體育器材改進教學,具體有兩種方式。
1)在籃筐上加一個大口徑的球圈,形成一個如大框一樣的漏斗,這樣籃筐的范圍就會被擴大,可使學生的投球命中率得到提升。
2)在籃板的左下角和右下角分別再掛一個球籃,球籃可以使用廢布條制作,這樣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投球命中率,改進以往籃球教學中的不足。
通過這樣的例子可以發現,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若能對體育器材進行創新利用,可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
創新利用體育器材,活躍課堂氣氛?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由于體育技能學習需要長期不間斷的練習,在漫長的過程中,學生初始階段的熱情會被不斷消磨,體育學習興趣會降低。而創新利用體育器材,可以活躍課堂氣氛,為體育教學注入生機與活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下面以自制摸高器為案例進行分析。
摸高器是測量人體跳起后手摸高能力的重要體育器材,學生摸高的高度可以反映其縱躍能力。摸高器可以親自動手制作,只需要使用木板、鐵絲、羊角圈等材料,學生就可以自己動手制作摸高器。具體的制作方法為:用一條長木板作橫梁,然后在該木板的下端擰12個羊角圈做掛鉤,每個羊角圈之間大約相距8厘米;在羊角圈下掛上標有數字號碼的木牌,并確保號碼木牌可以下垂并前后自由擺動。這樣就自制成一個摸高器,而學生跳躍過程中手可以夠到的號碼牌,就代表了能夠夠到的高度。教師可以此作為訓練學生跳躍能力的工具,鍛煉提升學生的縱跳能力。這樣的教學對于學生而言無疑是新穎有趣的,極大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是教師創新利用體育器材的典型案例[3]。
4 農村學校體育器材創新利用須注意的問題
小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小學階段必須要確保學生得到合理的體育訓練。而在偏遠的農村地區,由于經濟條件限制、體育器材嚴重缺乏,很多訓練項目無法展開,因此,對體育器材的創新利用成為農村小學體育教師必須具備的一種素質。但對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教師必須要加以注意。
體育器材創新利用必須保證實用性? 體育器材是輔助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材料工具,教師在創新利用體育器材時,切記不能為了吸引學生的眼球和注意力而生搬硬套,必須要結合課程內容要求保證器材的實用性。如有的教師嘗試用羽毛球筒制作欄架,帶領學生進行跨欄練習,但由于這樣制作的欄架質地較輕、穩固性比較差,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必須小心翼翼地跨過欄架,否則就很容易將欄架撞倒。這樣將教學重點一下從練習跨欄動作變為不讓欄桿倒下,甚至讓學生形成錯誤的跨欄動作,而這與教學目的是南轅北轍的,反而造成一種適得其反的教學效果。對此,教師創新利用體育器材時必須保持警醒。
體育器材創新利用必須注意安全性? “安全第一”是體育教學的核心要義,體育教學必須要保證學生的安全,否則會造成嚴重后果。為此,教師在對體育器材進行創新利用時,必須要對自制或者改造的體育器材進行安全性能檢查,要全面掌握其中的危險因素。即使創新利用的體育器材安全性很強,在實際體育活動中,教師仍然需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要確保學生熟練掌握器材的使用方法和使用規則后再展開體育活動,這樣才能將危險性降到最低。這也是今后教師創新利用體育器材時要重點注意的。
5 結語
小學生是國家和社會的未來,不但要擁有睿智的頭腦,還必須要有堅強的體魄。因此,在小學教育階段,體育鍛煉學習不可或缺。而在農村偏遠地區,體育器材匱乏成為教學訓練的瓶頸,學生的體育學習需要無法得到有效滿足。對農村小學體育教師而言,創新利用體育器材是必須具備的素質,要進一步探索、研究對體育器材的創新利用,以促進農村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于素梅.農村學校體育器材的缺口與合理配置[J].體育教學,2018,38(5):19-21.
[2]陳文.自制體育器材 農村學校大有可為[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9):52-53.
[3]楊光.農村學校體育器材的創新利用[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7,33(1):70-71.
作者:周霞,桓臺縣起鳳鎮夏莊小學(256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