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
摘 要?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教育、學習過程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單純按照教師的思路、想法來教導并不能得到卓越的效果,同時容易造成學生思維禁錮的現象。小學數學課堂的打造、激活過程中需要對生成性資源更好的利用,該類型的資源能夠在推導和鍛煉的過程中不斷拓展,讓學生們在課程的掌握水平上進一步提升,降低教學的難度。
關鍵詞?生成性;資源;小學;數學;課堂
中圖分類號:D912.6,G628,C931.1,G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31-0173-02
傳統的灌輸式教育在開展過程中,并不能幫助小學生獲得較好的成長,反而是造成了特別大的學習壓力和解題壓力,對于知識的掌握、記憶、應用等都沒有取得特別好的成果,不利于小學生的數學能力塑造。生成性資源的運用過程中打開了小學數學課堂的全新視野,在各類知識的學習和鍛煉層面上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有利于小學生的潛力開發。
一、小學數學課堂的現狀、問題
(一)課堂互動較少
數學課程的學習與進步過程中,小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存在較大的影響,很多教師習慣在課堂上自顧自地去講解知識,即便小學生沒有主動提問,教師依然講解得神采飛揚。這種常見的教學問題造成了嚴重的脫節現象,教師的講解、學生的學習缺少交集,二者甚至是不在一個思路軌道上,由此導致小學數學課堂的塑造過程中表現出非常尷尬的問題。課堂互動的目的是讓教師的教學經驗得到足夠的積累,幫助小學生在數學的學習、鍛煉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績。但是,如果這個環節表現出高度缺失的狀態,那么教師的經驗傳授和知識教導,難以讓同學們得到足夠的領會。同學們在知識學習和思考過程中,自己的疑問也沒有被教師感知,造成小學數學課堂的嚴重問題。課堂互動較少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在解決的過程中需要從教師和學生的雙方角度來出發,單純依靠其中一方的努力并不能得到較好的成績,而且在綜合教育目標、綜合素養培育上都沒有辦法取得較好的成果,難以讓小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得到更好的保障。
(二)教學資源較少
小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不可能完全依靠做題來開展,無數的事實證明題海戰術僅僅適用于很少的學生,多數小學生在題海戰術的壓力下反而難以發揮出自身的正常水平,最終在成績上、能力上表現出一落千丈的問題,對于數學知識的解讀也表現出較大的排斥性。在小學數學課堂的資源運用方面,教師從一開始就沒有去仔細地挖掘資源,對于數學教材的利用率并不高,很多方面導致數學知識的學習和進步受到較大的影響。有些教師對于習題的選擇完全是停留在教材本身,沒有根據教材的理念和思路來拓展習題的鍛煉,在類型題的選擇上非常少,完全是按照高強度的作業模式來鍛煉,這對于小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難以達到勞逸結合的效果,并且在很多數學知識的實際運用過程中也出現了思路上的錯誤。其次,教學資源的生成性措施非常薄弱,不懂得對各類資源按照融會貫通的方法來講解,由此造成同學們在知識的學習和融合過程中難以對知識正確的理解,聯合應用方面也出現了較多的問題。
二、小學數學課堂中生成性資源的應用對策
(一)將教材知識活化
教材中的內容綜合性強,教師一定要在充分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認知基礎和心理特征的基礎上,再去深入挖掘教材中提供的教學資源,并合理地加以利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正確成功的教學離不開一條,那就是善于利用課本,做到“激活”課本,使課本中靜態的知識變得鮮活,將靜態轉化為動態,將單調的敘述轉為多向的互動,在這化靜為動和化單一為多向的教學中展現小學數學知識的活性。因此,教師首先要充分了解小學學生的認知思維模式和性格心理特點,對課本教材所展示提供的教學材料深入思考,進一步挖掘,以此做到有創造、建設性地處理以及使用,引導學生們更加靈動而全面地理解探索數學的知識。
(二)加強課堂互動
大部分情況下,小學數學課堂的激活必須在課堂的互動力度上進一步提升,只要互動性得到足夠的提升,意味著生成性資源的挖掘是通過教師、學生共同努力來完成的,讓小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學習、鍛煉層面上可以取得更多的保障。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筆者正按照預設的步驟展開教學,一位學生說道:“我覺得平行四邊形面積應該等于底乘高,因為長方形的長和寬是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也是互相垂直的。”雖然該生的結論是對的,但是解釋似乎出了“問題”。于是,筆者既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他的判斷,而是讓全班學生檢驗他的猜想。經過思考、動手操作,有的學生用透明方格片放在平行四邊形上擺一擺、數一數,用數方格的方法來求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從而驗證這種方法是正確的。通過在課堂互動方面不斷的增加,完全可以對生成性資源的挖掘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時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激活效果上更加顯著。教師們在向學生講解知識的同時,也應充分積極發揮教師的參與和引導的作用,為生成性資源確定方向。
(三)優化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的獲取和利用不僅要從多個角度來分析,還要在資源的優化力度上進一步的提升,這樣才能促使小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得到更好的成績。例如,在《比較分數大小》的教學過程中,同學們對于分數的認知停留在理論層面上,因此在各類分數的比較方面難以取得科學的學習成績。“1/5與2/7”的對比過程中,不僅分母不同,分子方面也不同,讓同學們在對比方面很難按照“分子、分母”的基礎對比來實現,有些同學甚至是靠猜想來完成。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對生活中的各類物品進行分析。一個哈密瓜的五分之一與一個西瓜的七分之二進行對比,看起來是比較具象的,而且能夠讓同學們在對比的過程中取得更好的認知。接下來,筆者為了讓同學們系統地學習和對比,需要對分母進行統一計算,也就是“哈密瓜和西瓜”的對比過程中,兩方同時增加一個對方沒有的東西,這就是對分母統一計算的具象化分析過程,按照分母全是“35”進行計算分析后可以得到正確的結論。通過在教學資源上進行優化,可以幫助同學們在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得到更好的成績。
(四)加強課堂探究
由于小學數學課堂的內容非常豐富,所以在所有的知識學習方面都要采取科學的思路、科學的方法來完善,不要造成教學的高難度問題。例如,“軸對稱”圖形的學習方面,很多學生認為非常的簡單,大部分學生覺得只要通過肉眼就可以判斷。但是,當教師拿出“平行四邊形”進行判斷的時候,同學們會產生疑惑,肉眼看上去非常像軸對稱圖形,但是在折疊以后又發現不是,很容易造成視覺誤導的現象。接下來,教師讓同學們自己再尋找一些類似的圖形來判斷,讓同學們對于“軸對稱圖形”的知識點和判斷方式有一個正確的分析。課堂探究的目的是讓同學們對數學知識的嚴謹性有一個正確的認知,無論是驗證猜想還是學習新的理論,都要從正確的思路來出發,這樣才能在各項知識的學習和鍛煉上取得更好的成績。
(五)加強分層教學
生成性資源的利用與優化過程中,對于不同的小學生能夠產生不同的效果,現代化的小學數學課堂必須高度關注小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否則難以在長期教育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分層教學的提出在于充分發揮生成性資源的正確作用。例如在“解方程”的學習過程中,對學優生、后進生設計不同的解題方式。后進生的解題資源按照最基礎、最簡單的模式來完成;學優生的解題資源按照難度遞增模式來加強,拓展他們的思維;中等生的解題資源則結合學生的特長和思維表現狀態來靈活的調整。通過對不同的未知條件、未知數設定為“x”以后,讓同學們在解方程的學習、鍛煉過程中站在科學的角度來探究,減少對方程知識的錯誤理解,要懂得在自身的思維上更好的變化。分層教學的過程中,不存在歧視學生的現象,而是真正意義上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教育,因此對小學數學課堂的激活作用更加突出。
(六)重視和利用反饋
小學數學的教學,不應止步于傳統單向的輸入,教學應是雙向且有反饋和調整的。教師要善于掌握和利用學生們所反饋出來的信息,同時對這些信息不斷地提取判斷和重組,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及時地調整。教師不能強硬死板地沒有變通,應在課堂上傳授的同時也去收集整理學生們知識掌握的信息,才能做到對“生成性資源”定向導航。小學數學這一科目的最大價值在于培養學生們初步的邏輯思維和基礎運算的能力,課堂上的反應包括練習上的錯題也是能夠客觀真實反映出學生們的知識掌握情況的。如果學生課上表現出反應慢、出現大量錯題,就反饋出學生們對相應的知識點掌握程度還不深、不夠扎實。所以,教師一定要重視教學中的反饋,利用這些反饋信息,調整教學,更好更精準地為學生們講解和擊破難題。
(七)利用錯誤性資源拓展學生思維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學生們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出現錯誤是十分正常的,教師不應過于苛求,相反地,應當巧妙地把這些錯誤當做資源,引領學生去探索開拓自己的思維深度。比如,在教到“能被3整除的數字有什么特征”時,一開始能被5整除的數的特征來類推,教師應引導學生們去思考什么是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點。這時很多小學生們比較先想到多是個位數如3、6、9可以。當學生得出這個結論時,先不急于否定。讓學生繼續思考,“為什么29、19這些數字都不能夠被3整除呢?”此時開始引導學生們轉換思維模式,讓學生們仔細思考12,21,15,51,24,42這些數字的特點。學生們就會發現它們和的特點。在這個教學的過程中,雖然學生們犯了一些錯誤,但是教師不應全盤否定,而是巧妙地利用到這些資源,引導學生轉換思維,多方面思考,拓寬思維深度。因此,教師要以平和正確的心態去對待學生們犯下的錯誤,捕捉錯誤,巧妙引導。
三、總結
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中,生成性資源是很豐富且常見的,這就需要小學數學的教師能夠巧妙地運用這些無處不在的生成性資源,更好地激活小學數學課堂。現階段的小學數學課堂打造、激活方面,能夠對生成性資源科學的利用,很多教育成果表明該類資源對小學生的成績提升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日后,應繼續對小學數學課堂的資源內容不斷優化,加強不同類型的資源挖掘、資源利用,讓小學生在數學的學習效率、學習質量上進一步強化。從而轉變和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模式和發展,來達到培養人才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尉勝剛.激活小學數學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3):144.
[2]邱日榮.小學數學課堂激活藝術的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9):23.
[3]饒英華.激活小學數學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散文百家(下),2020(2):214.
[4]李敏.精心創設激活小學數學課堂[J].魅力中國,2020(2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