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蘊
【摘要】德育教育與環境教育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教師在教學時需要認識到這一點,充分了解德育教育和環境教育,秉承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重視環境教育,制定良好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可以在小學階段獲得更好的成長和發展。
【關鍵詞】德育維度? ?小學? ?環境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9-151-01
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基礎階段,是培養學生各項素養,提高學生各縣改能力的關鍵時期。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全面分析和了解小學環境的理念,并在德育維度的基礎上開展各式各樣的環境教育活動,促使學生可以通過這些活動獲得更好地發展。
一、小學環境的理念分析
(一)綠色低碳
綠色低碳指的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盡量減少消耗能量,盡量不燃燒含碳物質,而這可以大大降低大氣污染程度。在進行環境教育時,教師需要不斷強調低碳生活,讓學生可以從自身入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自覺節約資源。除了讓學生種植更多的樹木,還要回收再利用一些資源,如廢舊書籍、飲料瓶等。教師還要倡導學生盡量少用紙巾,逐漸開始使用手帕。
(二)變廢為寶
變廢為寶不僅需要學生能懂得回收一些可用資源,同時還要學會循環使用這些資源,在日常生活中懂得節約各種學習用品、生活用品。教師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引導學生學會循環使用各種各樣的物品和資源,并利用這些資源制作成各式各樣的藝術品。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展示、拍賣這些藝術品,還可以帶領學生將不同的資源制作成打擊樂器,并在課堂中開展小型演奏會,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三)實現微環保
微環保屬于一種全新的理念,指的是讓學生可以從微小的舉動做起,一點一點改善我們生活的環境。微環保講究的是提高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要實現聚少成多。教師需要在校園內的各個地方進行宣傳,既可以將微環保的理念制作成標簽,張貼在校園的顯眼位置;也可以在日常教學中時常提醒學生,并給予表現良好的學生一定的獎勵。
(四)做好榜樣
在小學環境教育中,做好榜樣是至關重要的,這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一些人擁有較多的理論知識,但是未能去實踐,那么就會導致環保教育始終停留在表面,無法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環保意識,也不利于學生日后的發展和成長。
二、德育維度下小學環境教育的方法
(一)注重小學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經歷,如果僅僅依靠突擊式、點水式的方式展開教育小學,那么將無法實現最佳的教育效果。教師和學校需要將環保教育納入到日常教育體系中,在每個學期開始時就開展與環境教育相關的主題,創設各式各樣的教學活動。教師需要為環境教育制定詳細的計劃,明確環境教育的重要性,為環境教育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二)創設與節日相關的環境教育
我國每年都會有很多的節日,這些節日也是開展教育的重要素材,可以大大加深學生的印象,實現租價的教學效果。在一些較為重要的節日中,教師可以開展一些有趣的環境教育活動。如,在植樹節,教師可以創設“保護環境,種植樹木”的教育活動;在中秋節,教師可以創設“綠色理念,環保中秋”,倡導學生切勿購買一些過度保障的月餅禮盒。教師需要重視傳統節日與環境教育的配合,這樣次啊能最大程度提高環境教育的有效性。
學校是教師開展環境教育活動的重要場所,教師需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優勢,創設多樣化的教育活動,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充分融入到這些活動中,不斷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更好地傳遞愛心。
(三)注重德育評價的融入
教師要想保證環境教育的順利開展,那么就需要將重點放在學生環保行為、環保習慣的培養上,同時還要將這些內容和標準納入到德育教育評級體系中,借助這些標準更好地引導學生。教師可以定期開展一些評選活動,如“垃圾分類小能手”“環境保護小達人”等,同時還要給予這些學生一定的獎勵。既可以是物質方面的獎勵,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獎勵。此外,教師在日常教學和生活中,也需要善于觀察學生,及時發現學生的細小善舉,同時還要公開表揚,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能主動參與到環境保護中。
(四)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因而在環境教育過程中,教師也需要讓學生懂得熱愛生活、尊重自然,能擁有綠色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秉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因此,教師需要將核心素養與環境教育融合起來,促使學生能主動參與到環境保護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中,切實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此外,環境教育切勿被局限在教室內、學校內,還需要走出校園、走進社會,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社會參與能力。環境教育與核心素養的培養從本質上是一樣的,無論是方向,還是內容都是一致的,將二者融合起來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
結束語
總而言之,綠色是生命的顏色,在德育教育的基礎上開展環境教育,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給予德育教育更多的內涵和特色,同時還能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穩步提高。在育人的道路上,學校與教師需要秉持匠心,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教學方法,創設多樣化的實踐活動,注重廢舊材料、傳統節日的融入,切實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此外,教師還需要注重德育評價體系的加入,使綠色教育更為動人。
【參考文獻】
[1]黃瑞萍.德育維度下的小學環境教育探究與實踐[J].教學與管理,2017,No.720(35):21-23.
[2]何雯.新形勢下中小學學校德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v.35;No.457(01):39-43.
[3]徐向玲.新時代下小學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