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岳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實現了我國和中亞國家紡織產能合作的可行性,我國紡織業針對“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采取了相應的措施,這是推動我國紡織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1]。
“一帶一路”文化在我國的歷史發展中有著非常深厚的歷史淵源,西漢時期的張騫成為實踐“一帶一路”的第一人。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各個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和貿易往來開始逐漸頻繁,在這樣的背景下,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弘揚人民友誼 共創么好未來”中提出了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在我國經濟發展的新時期,“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也為紡織業的發展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2]。
我國是紡織業加工生產和貿易發展的大國,我國的紡織業不僅可以滿足國內的需求,同時還可以滿足國際市場對紡織業產品的需求。但是隨著近些年紡織品行業以及出口匯率變化不穩定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紡織發展經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2.1.1 豐富的自然資源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2018年的棉花產量突破了600萬t,比上一年增長了2.8%,并且2018年的棉花產量是在播種面積減少的情況下實現了單產的增加。這些紡織品的原材料不僅為國內紡織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在國際市場上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1.2 充足的勞動力資源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口眾多,這也為紡織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0點,我國的總人口數量達到了14億多。因為我國的人口比較多,勞動者綜合素質比較高,相應的工資水平卻比較低,這對勞動比較密集的紡織業來說,可以滿足其對勞動力的需求。此外,很多國外的企業也開始在中國設立工廠,借助我國豐富的勞動力市場來發展紡織業。
2.2.1 核心競爭力不足
我國在紡織業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劣勢,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核心競爭力不足。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大部分紡織企業仍然停留在代加工生產的發展階段,嚴重影響了我國紡織業經濟的發展。我國紡織業技術水平發展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生產效率不高,導致我國紡織業的整體發展缺乏核心競爭力。
2.2.2 發展規模小
在我國紡織業的發展進程中,存在一個普遍的現象,紡織企業的規模比較小,在企業的生產和經營中成本管理機制發展并不健全,沒有形成系統的發展產業鏈,企業管理結構松散。在技術的創新和專業人才方面配備不足,和發達國家紡織業的發展水平相比存在明顯的滯后性,這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國紡織業經濟的發展水平和發展速度遠低于發達國家[3-4]。
在我國紡織業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一直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創新能力不強,紡織產業的發展主要是以跟進型為基礎,生產和經營中的專業化程度不高,簡單的技術產品生產過多;在服務方面缺乏專業、全面、優質化的服務體系,市場發展不健全;此外,產品的研發能力也比較弱。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我國和各個國家建立起了貿易合作和文化融合發展關系,同時也實現了技術合作。在紡織業專業技術方面,我國也和其他一些紡織技術水平比較高的國家建立了戰略合作聯盟,實現了技術共享,這為我國紡織業經濟的創新和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各國政府開始在沿線建立交通基礎設施,沿線的鐵路交通、公路交通、航空基礎設施建設等開始完善和發展起來。這也讓沿線的物流資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物流效率和物流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紡織企業可以通過對自身優勢的利用對紡織產業的結構進行經營模方式的轉變,從而提高紡織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效率。另外,交通供給側的調整和改革也為我國紡織業在“一帶一路”沿線中貿易往來的發展建立起了穩定的發展環境,為我國和其他國家的交流和溝通提供了便利和機會,更為我國紡織業經濟發展提供了很高的物流效率[5]。
在“一帶一路”倡議沿線的各個國家中,很多國家國內生產總值不高,大多是新興經濟體國家,其勞動力成本不高,對我國的紡織企業來說,在這些國家中建立起紡織品加工工廠可以有效地降低勞動力成本和生產成本。此外,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政府也針對很多農副產品的優惠補貼政策進行了調整和出臺。
“一帶一路”倡議,給我國紡織業經濟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需要解決紡織業發展中不同文化因素產生的影響。“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讓沿線國家的交通逐漸完善和發展起來,我國和沿線國家的交流與往來逐漸頻繁,但是在多元文化融合的過程中,各個國家的文化交織和抗衡也日漸凸顯,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文化差異開始對我國國民的生活、生產以及價值觀等產生影響。對于紡織業的發展來說,國家和地域性的文化差異普遍存在,如受到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審美方式等不同的影響,讓原本在我國受歡迎的紡織產品在其他國家備受冷落[6]。
長期以來,對我國出口貿易影響最大的就是匯率不穩定因素,對于紡織業也是如此。在本國貨幣出現升值的時候,其他國家的貨幣處在貶值階段,這時,對于我國出口的紡織業產品來說,要想獲得相同的產品,其他的進口國家就需要支付更多的貨幣,這樣就讓其他國家開始尋求另外一些價格比較低的紡織產品來代替我國的紡織產品,這對我國紡織產品的出口是非常不利的,也會對我國紡織業發展產生不良的影響。
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背景下,我國紡織企業和沿線國家地區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技術和文化的交流和溝通也開始增多,這給我國紡織業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但是,我國紡織業和其他國家地區的往來發展會受到國際上很多不穩定因素的影響,如國家地區文化差異、出口匯率不穩定因素的影響等,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我國紡織企業應抓住這些發展機遇,合理應對貿易挑戰,突出重,圍實現紡織企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