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麗麗
(硅湖職業技術學院 文化創意學院,江蘇 蘇州 215332)
形式美法則是藝術設計中重要的設計法則,這一法則是由普遍、客觀存在的美的形式法則演變而來的。在絲巾設計中,設計師們也開始普遍應用形式美法則來設計符合人們審美觀念的絲巾。
在形式美法則中,變化和統一是其被應用的內在規律之一。其中的變化規律是將許多種不同的事物設計在一處,這些事物具有不同的大小、形態、明暗、色彩、虛實,這些不同會產生一種照明的對比,這便是變化。統一的內涵就是和諧,在這些大小、虛實、明暗、色彩不同的物質之間尋找其所具備的共同特點,這一共同特點使不同的事物可以和諧地存在于一幅畫面中,產生一種藝術效果,這就是統一。例如一幅用點繪畫的圖畫,每一個點的明暗、大小、色彩都不相同,整體看上去極具變化感,這就是這幅畫作中變化的體現,同時這幅畫作利用點的形式繪制,存在一種和諧的統一性,使畫作變化中又蘊含著統一。此外,在平面設計中,設計師在設計圖案時會將某一種圖案不斷重復,同時形成一種漸變的感覺,體現了變化和統一的規律。總體而言,變化和統一就是利用了事物存在的矛盾兩面性,這兩種性質相互矛盾卻又相互依存[1]。有學者說過,宇宙的多樣化與統一化使宇宙極富美感。如果事物是由相同的部分構成,就會缺乏美感,美感由表現于不同部分的美感相互結合來構成整體美感。其觀念認為只有變化和統一兩種性質同時存在,才能創作出具有整體美感的事物。
在形式美法則中還包括了對稱與均衡的創作規律。為了使畫面平衡,產生了兩種方式,即對稱和均衡。對稱的手法可以使畫面產生一種靜態的平衡之感,因為對稱線的兩邊是完全相同的部分,無論是形狀還是量感都完全相同。在我國的石器時代,古人就十分擅于使用對稱圖形來制作粗糙的石器,由此可見,人類在發展早期就已經發現了對稱的美感。在現代社會,人們仍然會利用對稱手法進行設計,比如扇子、羽毛球、汽車等都具有對稱性。利用對稱手法設計的圖形會給人一種平穩、嚴肅、安靜的視覺享受,如果設計師沒有處理好對稱手法,設計的事物很容易給人呆板、拘謹的感覺。均衡是一種以動態的感覺來達到平衡的手法,利用均衡手法設計的事物通常會給人一種活潑、生動的動態美,比如杠稱原理,在畫面的設計中具有不同形態、面積、顏色的元素,這些元素具有不同性,但是彼此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元素之間相互牽制,給人一種視覺上的平衡,產生一種藝術美感。
對比與調和可以稱之為變化和統一的具體表達方式。對比體現了變化,調和體現了統一。對比是指圖形之間形態、色彩、質感的不同,由于這些不同會給畫面造成一定的凌亂感,這時就需要設計師來進行調和,調和使畫面變得和諧,使畫面產生一定的藝術美感。
絲巾圖案的構成元素有兩種,一種是基礎元素,另一種是關系元素。任何一種圖案設計的基礎元素都是點、線、面。這些簡單的抽象元素可以組成很多美麗的圖案,在絲巾圖案的設計中也離不開這些基礎元素。在基礎元素中,點是最小的基礎元素,其與線和面具有較大的不同,由于沒有特定的面積,只能有固定的位置。如果只使用一個點元素,會給人造成一種視覺上的凝聚感,具有非常強烈的吸睛力;如果是兩個相同的點元素排列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條線;如果是3個點元素被安排在同一平面內,就可以形成一個三角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將人們的視線轉移到圖形上。點元素在空間排列中很容易產生一種節律感[2],如果再進行一些點元素的規劃和設計,這些點就很容易組成一個立體圖形,產生一定的畫面感。線可以被看作是點元素運動過后留下的軌跡,也可以被看作是點元素排列起來構成的線元素。線的形態多變,可以是曲線也可以是直線。線在經過各種形態的改變或者疏密的改變后,容易形成一些不同種類的圖形,來表現不同的藝術效果。線和點都可以構成面元素,面的形態更是豐富多樣,比如幾何圖形面、曲面、平面等。圖案構成中的關系元素包括大小、方向、色彩等8個方面,只有關系元素與基礎元素的順利結合,才能構成千變萬化的藝術圖形。
絲巾圖案的構成形式包括兩種,一是重復,二是近似。重復又可以稱為循環,圖形在設計時反復、連續地出現,這種圖案的構成形式可以加深人們對圖案的印象,給觀賞者帶來一定的視覺沖擊感,同時也使得整個圖案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設計師在使用同一個圖案時,很容易產生一種統一的藝術效果,但是如果是比較簡單的圖案運用這種構成形式,會給人一種單調的感覺。因此,如果使用重復的構圖形式就必須注重重復圖案的肌理,選擇適合使用重復構圖手法的圖案。此外,重復構圖形式還可以分為絕對重復構圖和相對重復構圖。絕對重復構圖就是將某一種圖案進行重復排列,使其具有一定的規律。相對重復在整體圖案進行重復的前提下,圖案中的某些小元素會進行規律性的改變。絕對重復會給人一種統一感,但是容易造成設計的古板,而相對重復的構圖形式會給人一種生動的感覺。近似構圖手法是將某些形態、大小、色彩相近的圖案進行組合,形成藝術美感。近似的構圖形式既賦予了圖案一定的規律美感,又賦予了圖案一定的變化感。
點、線、面是組成現代表現主義繪畫的關鍵元素,基于形式美法則,這3種元素的使用可以創造出錯視藝術,可以帶給人們一種視覺沖擊,創作出具有多變特點的藝術作品。點元素本身就具有形狀多變的特點,可將其分為兩大類,一是規則的點圖案,二是不規則的點圖案。在絲巾的設計中,融入規則的點元素會給人一種動態的視覺感受。如果在絲巾設計中融入變化的點元素,可以給人帶來一種韻律感,排列組合不同的點元素還可以帶給人們一種空間變化之感,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線元素可以由點元素運動形成,也可以由點元素的運動軌跡形成。線的種類有兩種,分別是直線和曲線。在絲巾中融入線條,可以設計出許多條紋形狀的絲巾,這些絲巾也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此外,線條可以形成前進和后退兩種空間感,帶給人們視覺上的享受。
設計師們運用形式美法則進行絲巾色彩設計,可以使絲巾具有一定的視覺錯位感。設計師們一般會利用色彩的對比,將不同種類的色彩進行融合,不同的色彩之間能出現鮮明的對比感。當色彩單獨存在和色彩融合存在時,產生的視覺效果不同。絲巾設計師會在一定范圍內使用兩種極具反差的顏色,比如黑色和白色,這兩種顏色的使用可以使畫面產生一種錯位感,帶給人們一種錯位的視覺享受[3]。一般來說,冷色系會給人一種向后的感覺,而暖色系會給人一種向前的感覺,將這兩種色系的顏色進行組合就可以產生極大的視覺錯位感。此外,還可以利用色彩的明暗度,明度越高的顏色越向前,越暗的顏色越靠后,這也給人一種視覺上的錯位感,設計師們可以將其應用到絲巾的設計中,帶給人們豐富的視覺錯位享受。
在絲巾構圖設計中,貫徹形式美法則可以產生錯位視覺,各種不同的設計元素經過不同的構圖后可以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比如在絲巾設計構圖中使用放射式的構圖手法,放射式的構圖手法可以將不同種類的圖案采用中心放射式、散點放射式、斜角放射式等放射式的構圖手法進行排列,給人一種特別的立體空間錯視感。這種放射式的構圖既具有靜態美的視覺沖擊,又具有一定的刺激感和新鮮感,能夠吸引消費者購買。
隨著人們對美的精神需求越來越高,藝術界、設計界逐漸出現了形式美法則。設計師們在應用形式美原則的過程中,逐漸衍生出錯視藝術,這種藝術被應用到絲巾的設計中,使絲巾具有獨特的美感,受到消費者的喜愛。